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

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景观 > 水文景观 > 湖泊 >

建闸能救鄱阳湖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7-23 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第09期 庞岚 参加讨论

    近年来,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持续干旱,今年1月的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为了破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临的困境,水利枢纽呼之欲出,可“以闸抗枯”的水利枢纽,会不会错上加错?
    
    越冬小天鹅,翩翩栖水畔
    这张航拍照片拍摄于2008年11月枯水期,在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的象湖,小天鹅成群结队来此过冬,有的翱翔天空,有的滩涂觅食,仿如片片雪花飘落在湖面。冬季的鄱阳湖出现大片浅水湖滩,湖滩上留有大量鱼虾螺蚌和各种湿地植物,加之气候温湿,非常适合候鸟越冬。但由于天气干旱等因素,水生生物产量剧减,越冬候鸟的食物供应将会越来越紧张。摄影/纪伟涛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对鄱阳湖那一片浩渺水色的描写。鄱阳湖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入海水量的总和,被称为“长江之肾”。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因为水草丰美,鄱阳湖成为亚洲最大的水禽越冬地,这里栖息着300多种湿地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二级保护鸟类40种。1992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此外,鄱阳湖的江豚数量约占长江流域江豚总数的 1/3,被称为江豚最后的“避难所”。但是近年来,鄱阳湖连续多年出现旱情,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度萎缩至不足200平方公里。虽说它本就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湖泊,但水位持续严重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第一大淡水湖越来越小,而相关部门给出的应对之策是修建水利枢纽。长江“肾衰”的现状和能否“手术”的艰难抉择,或许是我国水危机的一个缩影。
    节律混乱 水大不等于危机走远
    今年7月7日,当笔者跟随中科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站长陈宇炜从都昌县周溪镇下湖,参加第二次鄱阳湖综合科考的时候,看到我们的第一大淡水湖水色连天、一片浩渺。在颠簸中,渔船改造的科考船行至撮箕湖一带,湖水已经从岸边泥沙裹挟的黄色浊流变成万顷碧波,芦荻、苔草、蒿草在不远处的洲滩上郁郁葱葱,水鸟盘旋其中。
    第一次鄱阳湖综合科考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距今已有30年。为了配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江西省政府、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组织了 “二次鄱考”。仅仅在我们的科考船上,就有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江西省科学院、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9家单位的成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中国景观
外国景观
游记攻略
图集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