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兰山到阴山脚下,黄河像一位单枪匹马、勇往直前的拓荒者,在沙漠和草原腹地造就了肥沃的河套平原。故而,人们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来形容这块土地的弥足珍贵。正是它的出现,“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下是草原和荒漠”的既定规则得以打破,闭塞的塞外出现了一方适宜定居的耕耘乐土。 内蒙古河套(前套、后套)北侧依次横亘着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等东西走向的山脉,西侧是乌兰布和沙漠,南侧为库布齐沙漠。后套平原西起磴口、东至乌拉特前旗西山嘴、北靠阴山、南至黄河;前套平原西起包头西郊、东至蛮汉山、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因为黄河提供了灌溉水源,被山脉、沙漠、草原包围的河套平原突破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限制,成为内蒙古最重要的农耕区和商品粮基地。制图/蔡博峰 顾炎武在《河套地广袤略》中写道:“河套东至山西偏头关地界,西至宁夏镇地界,东西二千余里;南自边墙,北至黄河”广义的“大河套”西至贺兰山,东至山西偏关,北到狼山、大青山,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其中,宁夏平原一带为“西套”,巴彦淖尔至包头、呼和浩特的平原地区为“东套”;狭义上的“河套”仅指巴彦淖尔所在的后套平原。 世界独一无二的几字形 一条奔流的大河为何不走最简单的捷径入海?深藏不语的造物主岂能不知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但是大多数时候,上帝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各种复杂设计,便抛弃了这最简单的自然法则。我心中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河流之所以选择弯曲,是因为这样的路径能够更好地展开自己的优雅,把自己的力量放置于最大的面积上。作为附带意义——人类的生存也在最大面积上得到了恩惠,这里有着至高的慈悲用意。 在埃及,我曾经亲身感悟过尼罗河的意义。从开罗到阿斯旺的列车上,我透过车窗看到,浩瀚的沙漠被一条碧绿的生命带所改变,在下游河口地区则是被河水灌溉、一派生机的田园。在中国,作为古老文明摇篮的黄河也将自己扭动的身躯伸向了塞外大漠。它以巨大的几字形,用沙哑的声音讲述着生命的意义——这个大拐弯,为中国农耕民族创造了一处繁衍的温床。 几字形大弯的顶部便是河套平原,它像一条绳索将一片沃土牢牢地套取其中——这就是“河套”地名的形象来源。 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启程的黄河,流经贺兰山脚下时突然调头北上,从低沉悲壮的气氛渐渐转向高亢激越的旋律;然后,由于阴山的阻挡,它进入了平缓、悠扬的抒情期,将内在的激情铺展在河套之上。这是土地与河流的交响曲,彼此交织、撞击、混合,让大自然的神秘充满了整个时空。走出前套平川,黄河又开始了剧烈转折,沿着吕梁山脉向南行进,形成了汹涌的波涛。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几字,既是令人惊叹的疑问,又是自身性格的完美解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