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距今481年。在漫长的岁月中,试图摧毁它的,除了无情的时光,还有数次的劫难。然而幸运的是,今天这座中国唯一的历代帝王庙,仍坚强地伫立在人们面前——究竟是谁造就了它今天的模样?又是谁让它得以生存至今?一座历代帝王庙,展露明清两朝皇帝的心声。 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里排列的七组共188个帝王牌位,令人浮想联翩。一个个看过去,从华夏始祖伏羲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结束,几千年的历史似乎浓缩在这张长长的条案之上。 2010年的一天,我从首都图书馆出来,乘车回家。当电车到达白塔寺站时,窗外一块悬挂于红墙碧瓦之上的牌匾吸引了我的目光——“历代帝王庙”。单单这几个字,就显出了足够的分量。然而很奇怪的是,“历代帝王庙”这么响亮的名头,在北京却并不是很知名,身边的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我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这次,我决定一探历代帝王庙的究竟。 50多年前的阜成门内大街,曾有两座牌楼,但是因为它们“妨碍交通”,被拆了。为了阻止拆除行为,1953年底,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说,北京的古代牌楼属这两座构造形式最好,雕作最为精致,从牌楼的东面向西望去,有阜成门城楼的衬托。晴天时还可以看到西山,特别美,尤其是傍晚落日的时候,夕阳斜照,渐落西山,真是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 总理很客气,回答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总理都无奈,结局自不必说,这两座牌楼没有保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