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山岭上薄雾笼罩,阳光开始给这雄伟的建筑披上金红色的外衣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一溜小跑到小金山顶上,再一次激动地按下快门。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长城。 当金山岭上薄雾笼罩,阳光开始给这雄伟的建筑披上金红色的外衣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一溜小跑到小金山顶上,再一次激动地按下快门。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长城。 我的家在河北省滦平县二道梁村,与金山岭长城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躺在床上就能望得见“边墙”。每天早晨,阳光甚至会把一段垛口的剪影送到我门前50米的地方。 在金山岭长城开发为旅游区之前,我们的村子僻静而贫穷,大约要花40分钟走过一段河床,才能看到像样的马路。我生于1965年,家里兄弟姐妹6个,生活苦不堪言。9岁那年,一场意外的事故使我的左腿和左手受伤,因为没有钱及时就医,于是留下了残疾。1985年,我读完了初中开始回家务农。正好,金山岭长城修复工程在招工,一天一块五毛六的工资对我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收入,于是我成了一个修长城的民工,一干就是一年多。具体到我干的活,则是一趟一趟背着新砖上长城,这不需要技术,只要舍得力气和汗水。我能听见自己的汗水嘀嗒在脚下老城砖上的声音,渐渐懂得了为什么书上说长城是中华民族血汗的结晶。 由于地处京师外围,金山岭长城修筑时不惜重资,好些敌楼“内饰”豪华精美,据传当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常在此处办公。在小金山敌楼的二层,还有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的麒麟影壁。 1986年春天,靠着修长城的工钱,我攒下了40元,买了架旧的120海鸥相机。有了它,村里人都开始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在那个年代我们那样的山村,相机确确实实是一件纯粹的“奢侈品”。不过我买这个奢侈品,是想靠它养活自己。金山岭修复后,名气大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新修的旅游设施占用了一些耕地,我们村本来地就不够,于是好些人开始做旅游的“生意”,卖点汽水、面包、纪念品什么的。我也开始卖汽水、面包,但我总想跟别人不完全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