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
1984年,我和吴德玉、张元华结伴第一次徒步走明长城。在这次准备了近2年、历时568天的考察中,我们拿着一份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在那上面长城是静止的,但它像白发老人脸上暴起...
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一路汉化。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的青州,本已汉化的佛教造像却产生了“胡化”的反常现象,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体现西域风格的“曹衣出水”...
成大林的第一职业是记者,但这里我们专门著文彰显的他,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长城学者。在追寻先秦、秦、汉、唐、宋、明、清等历代长城的25年中,他的发现填补了我国长城研究的大...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是至今所发现的惟一一座自明清以来延续600余年不间断生产的酒坊,而历时3年的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也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首例对古代酒坊遗址进行...
金色的记忆 关于长城的记忆,是温暖的、亲切的、悲壮的、遥远的、寂静的、金色的,它的每一块砖都在诉说着历史,雕刻着时光。 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奇迹。在...
“不到长城非好汉”。 15年前,威廉·林赛来到中国,完成了他徒步长城的冒险旅程,成为“好汉”;而现在这位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在长城上度过了600多天的英国人,创办了国际...
中国有万里长城,山东有千里长城——齐长城,它巍峨壮观如一条巨龙,2000多年来无声无息地横亘在山东省境内,是一处比秦长城还要早400多年的古代建筑奇迹。为揭开特立独行的齐长...
在中线工程竣工后,丹江口水库蓄水位将从现在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淹没区涉及湖北省的丹江口市(含武当山特区)、郧县、郧西县、张湾区,受影响的文物保护点有241处,包括世界文...
当金山岭上薄雾笼罩,阳光开始给这雄伟的建筑披上金红色的外衣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一溜小跑到小金山顶上,再一次激动地按下快门。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长城。 当金山...
南水北调工程给中国文物带来忧患的同时,也给中国考古界带来一次难得的机遇。这几乎成为中国考古的一个宿命悖论:只有大工程才有大机遇。但当大机会不期而遇时,我们有能力把握...
在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中,汉代长城最长,超过2万里。从嘉峪关向西蜿蜒于戈壁与沙漠一直到罗布泊一段的汉代长城,是河西走廊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至199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
从历史中走来的大运河是开凿在中华大地上的智慧和气魄。如果说长城是横亘中国东西的脊梁,那么大运河就是逶迤中国南北的血脉,让中国封建王朝在交替更迭中几度辉煌。在近代炮...
有人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太行山东麓挖一条渠道,无异于在中华民族的胸膛上开了一道口子,这一地区厚重的文明积淀,很可能会被切烂,甚至斩尽杀绝。虽然这些话说得有些过分,...
摄影/关海彤 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对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种树,不让人乱砍树,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大事。可是站在吴哥的达布隆寺,看着那些正被大树绞着的古老的寺庙,我不...
北京历史上极为壮观的城墙、城门和城楼大都已消失,而城门之名依旧在使用,犹如它们依旧伫立一样,始终构成北京城独特的意象。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璎珞,环绕着北京。只不过,这...
1992年三峡工程动工后,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三峡库区内大量的文物史料如泉涌般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于是,为了在二期蓄水工程前抢救和保护三峡文物,库区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
柏林是一座承载着德国重大历史的城市,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将它夷为平地。战后柏林被一分为二,成为冷战的前沿,一夜间筑起的柏林墙使西柏林沦为“孤岛”,隔绝了东西柏...
一千年前,地处中印度北部地区的昌德拉王朝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卡吉拉霍。城中共修造了85座寺庙,其中有20座被保留至今。寺庙里面石头上的雕刻,描绘了众生在祈望永恒幸福的庆...
如果没有三峡工程,巴人的秘密或许会被永久地埋藏在峡江谷地。三峡工程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渝东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盐源及盐业考古成果,库区发现的上百处古代巴人遗址及其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