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博物馆--青钱万选三千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30 中华遗产 2011年第01期 段洪刚 参加讨论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这便是中国钱币博物馆。走进去,眼前仿佛拉开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古代金融生活长卷。这里收藏并展有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他文物约30余万件,记录着数千年来中国的货币发展历史。 这枚距今近千年的宋代“九叠篆书皇宋通宝” 铜钱,以近乎惊艳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斑驳的铜锈掩饰不住虽繁复曲折却异常精美的文字,使人叹为观止。 齐国六字刀币:建国的光荣?还是复国的感恩? 若要细数藏在中国钱币博物馆中的宝贝,首先从我脑海中跳出来的,便是一枚齐国六字刀币(以下简称六字刀)。 刀币现在很少见,在历史上,它取代了最早的贝币,是当时通行的铜铸币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刀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齐、燕、赵(今山东、河北等地)等国。可能是由于当时那里的人们多从事渔猎,因此他们的货币也模仿了生活中随身削刀的形状。与之相对,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原地区,采用的货币以农具为原型,是类似“铲”的布币。 不过,看看博物馆中陈列刀币的展柜,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同套系的刀币有大小之分,小刀普遍只有10余厘米,显得秀气精致;大刀则有20厘米左右,而且刀身宽大,显得古朴厚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刀和小刀分属不同的国家,小刀是燕国、赵国的货币,大刀则是齐国的货币。而我将说到的这枚六字刀,便是齐国气派的大刀中的一种。 图为与刀币几乎同时流行的布币,其流行于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原地区,因而是以农具“铲”为原型,有的上方甚至还留有一个作为工具时装柄的銎。而以渔猎为主的北方地区,则流行右页那样的刀币,其模仿的是随身携带的削刀。右页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地使用的钱币类型的示意图,除了布币、刀币,在有些地区还使用圆形圆孔的圜钱或奇特的鬼脸钱。 凡物之珍贵,必有缘由,也许是因为它稀有,或者它的背后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而“六字刀”却是二者兼备的宝物。尽管战国中后期,齐国铸造发行了大量的刀币,但都以铸有3字、4字、5字的刀币为主,六字刀极为罕见。不仅如此,它的身上还背负着一桩历史悬案——其上6个字究竟怎么解读?仅这一点,便引得百年来的钱币学家们日夜思索、探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固原博物馆--不同人群写成的历史
- 下一篇:去自贡找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