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平面图 佛像 在开元寺保存的众多佛像中,有一尊身披印度式袈裟的观世音石雕,颇显得与众不同。他双腿交叉盘坐,头戴华冠,面带柳曲胡须,胸佩法轮,项戴璎珞,得名璎珞观音。据说这位璎珞菩萨雕刻于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她”也是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旅居”泉州的。 倘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元代的泉州开元寺内,居然随处可见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建筑风格以及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化元素。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与寺内其它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同处,却丝毫不显突兀,仿若浑然天成。 这些异域神祗的形象和海外宗教的建筑元素,为什么会出现在传统的中国佛教建筑群中?其原因与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 在宋元两代,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开元寺所在地——泉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而盛极一时。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为泉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使该地的文化与宗教营造出多元化、国际化的胜景。十余种宗教陆续在当地传播发展,这使得泉州一度有“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开元寺内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就是体现这种多元宗教文化因素并存的集大成者。也反映出当时的泉州作为对外窗口,海纳百川、胸怀包容。 飞天斗拱 这根飞天斗拱位于大雄宝殿——即紫云大殿的横梁之上。神女身间不见飘逸的缠带,皮肤略显黝黑,背生双翼,与我们熟识的敦煌莫高窟中飞天截然不同。据考证,这些飞天的形象源自于印度教中的妙音鸟。虽源于异域,却也在寺中被赋予了浓重的中国色彩:大殿中的飞天共有二十四尊,象征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其中十二尊翼如大鹏鸟,取大鹏负日之意,象征白昼,手持文房四宝;另外十二尊翼如蝙蝠,象征黑夜,手持泉州古老的南音乐器。 狮身人面像 紫云大殿前方露台须弥座上的狮身人面像,传递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这种雕塑题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后经波斯传至印度,并最终伴随着印度教传入中国。据考证,它们和印度风格的石柱都本是元代婆罗门教寺内的石雕。在明初的排外风潮中,异教寺庙几乎都化作了残垣断壁,但这些石雕艺术品却避过浩劫,机缘巧合地被保存在了开元寺内,方得以流传至今。 印度教石柱 紫云大殿又名百柱殿,大殿四周近百个中国式石柱上,竟浮雕着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记述的神话传说。甘尼巴与基斯那角力、毗湿奴以十臂人狮的相貌降妖伏魔等传说,都被细腻刻画,栩栩如生。摄影/陈浩 印度教石柱 宝箧印经石塔 这种石塔的原型是用于藏经和保存舍利子的印度阿育王塔。塔身的雕刻题材也多取自印度教传说,其风格与汉传佛教有着明显区别。深目高鼻的天竺高僧,獠牙怒目的阿修罗,全部出自古泉州的当地匠人之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