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

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

曾经被误认为“彝族”的侗族

http://www.newdu.com 2018-07-25 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5期 吴万源 参加讨论

    解放初期,很多侗族人都被误认为“彝族”或“僮族”,本文作者侗族人吴万源以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侗族识别的始末。
    
    侗寨都建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的桥很多,最有名的就是风雨桥。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木建筑做工精湛,不用一钉一铆和其他铁件,完全用杉木凿榫衔接,美丽、壮观、经久耐用。这是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永济桥,始建于1914年,1983年被洪水冲毁后,国家立即拨款修复。修复工程于1985年12月竣工。摄影/新华社 钟涛
    
    吴万源
    侗族,1932年生,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人。1950年参加工作,长期在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湖南省民族研究所工作,研究员。从1951年开始,几十年来全面参与了湖南全省侗族的民族识别认定工作。参与编撰《侗族文学史》、《侗族通览》、《湖南侗族百年》、《侗族百年实录》等书籍。
    我个人的民族认定颇费周折
    中国的侗族约有300余万人,集中居住在贵州、湖南、湖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我1932年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播阳镇陈团村贾寨。我在小学、中学读书时,只看到汉、满、蒙、回、藏、苗、瑶的称谓,侗族榜上无名。我在小学读书时,汉族同学歧视地喊我为“苗子”。我说:“我不是苗族,我是仲家。”我们不同于苗族,也不同于瑶族,更不同于客家。用侗话讲,我们自称为干或金,称汉族为甲,称苗族为缪,称瑶族为由。我心里对民族界限非常清楚,但用汉语称自己为何民族就不十分清楚了。
    
    这张极有价值的老照片翻拍的是1953年一位侗族人写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信,要求恢复他的侗族身份。吴万源为我们写完稿件,特意拿出这张精心保存的照片。这是他在参与湖南省侗族识别认定工作中碰到的真实事例。
    1950年4月,我和同学们参加会同专署兄弟民族干部学校学习,在填写学员登记表时,有民族一栏,不知如何填写。年纪较大的同学说史书上称我们是“蛮夷”或“东夷”,我们可能是夷族吧。于是我们42个同学都在学员登记表民族一栏填为“夷族”。1950年9月,有人说“夷族”的“夷”字有歧视少数民族的意思,现在报纸上写的是“彝族”,改成“彝”字为好。因此,便改成了“彝族”。
    1951年12月,我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时,遇见两位代表,他们讲的民族语言,和我讲的民族语言一模一样。他们是广西龙胜县的侗族。这让我很困惑。这件事经层层反映后,很快就有了结果。同是1951年12月,我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会议,会议期间,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同志,安排我与四川的彝族代表、贵州及广西的侗族代表进行对话。对话结果,我与彝族代表对话,一句也没有对上来,与侗族代表对话,完全没有问题。就这样我由彝族改为侗族。我写信将此事告诉我的同学们和通道家乡的干部和群众。他们也陆续由夷族改为侗族。
    通道“夷族”和芷江“僮族”原来是侗族
    1951年6月22日至10月7日,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中南地区,共分三个分团,第三分团访问湖南省。我参加了第三分团的访问工作。在访问晃县、芷江县时,经过调查,确认晃县的主要居民为侗族,但芷江县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僮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中国景观
外国景观
游记攻略
图集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