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说起恐龙文化,往往有着浓厚的欧美色彩。然而,专家的一句“中国才是世界上发现恐龙化石种类最多的国家”则成了我们制作这本中国恐龙专辑最初的动因之一。为了更好地“发现”和梳理中国恐龙,我们全力出击,派出了数位摄影师和记者,走南闯北,纵横东西。从都市中的恐龙博物馆到西北荒原,从学术气息浓厚的古生物研究机构到充满孩子欢笑的恐龙主题游乐园,足迹踏遍内蒙古、甘肃、山东、云南、四川、新疆等省区。而随着寻访考察的深入,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所拥有的数个恐龙“世界之最”,看到了层出不穷的足以震动全球的重大发现,还有已经在中国悄然兴起的恐龙产业和依然沉默在大地中的无限“龙之猜想”。“龙”在中国,其精彩与厚重超越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 地点:山东平邑 时间:2010年3月17日 为了拍摄各地的恐龙图片,我们的摄影师度过了一段“超密集出差,扛着设备满中国跑”的日子。图中,图片总监王彤和摄影师耿艺正在山东平邑县的天宇自然博物馆拍摄收藏在这里的辽西恐龙化石。摄影/孙毅博 把龙打回原形地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时间:2010年4月14日 摄影/王彤 摄影/王宁 摄影/耿艺 在一次采访中,我问刘新正工程师:“你在做恐龙复原模型的时候,添加了多少你自己的想象成分?”他想了想说:“50%吧。” 我们在标本室里看到了化石板和化石标本,在外行人看来,把那些乱七八糟摞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骨骼分离开来,再一个个关节对上去,实在是需要极大想象力和丰富经验的。“骨头都不是乱长的,是谁的骨头就一定能严丝合缝对上,不是谁的就一定对不上。”刘新正说。 “动物们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和它们的骨骼结构都已经匹配完美了,我们从现生动物甚至人的身上能总结出很多经验。”周忠和所长指着尾羽龙化石板上的胃石对我说,“这些胃石说明尾羽龙是植食性的动物,它的牙齿、脸颊甚至身体的扭动就应该符合植食性动物的特点,这和食肉的恐龙是完全不同的。”(图1,左一为周忠和) 为了让我们拍摄制作恐龙复原模型的每个步骤,刘新正毫不犹豫地砸了他以前做成的尾羽龙模型(图2)。这位艺术专业毕业的工程师三下五除二地用铁丝在铁架子上窝出了尾羽龙的身体轮廓,接着是贴橡皮泥肌肉、捏细部、上色……我注意到,尾羽龙的尾巴和翅膀上的羽毛数量,都是依据骨骼化石数出来的。我们拍下了几个关键的步骤(图3),详见《恐龙长成这样,你信吗?》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