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只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这是许多人的共识,但是不一定对。地处江南水乡的江苏金坛市谈庄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传统秧歌与花灯相结合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盛行于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国时期,只是在其后的岁月里经历了起起落落,一度销声匿迹。那么,谈庄秧歌灯是如何幸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呢? 秧歌灯的表演一般在夜晚进行,选择在较大的露天场上,不同的角色各执一盏灯,在大圈子中间进行表演。 “五月龙舟水上狂,家家户户过端阳;过了端阳巴夏至,家家处处尽栽秧。交时得雨秧田满,谢天谢地谢龙王;龙王保佑年成好,一年收下十年粮……”当这浸透了岁月风雨的声音被路过谈庄的冯罗庚逮了个正着的时候,他醉了。 水乡秧歌灯重新粉墨登场 这是1979年。由于电影《红楼梦》的放映,时任江苏省金坛县城东公社文化站站长的冯罗庚正在寻找《红楼梦》中展现的秧歌灯。那一天,在一个叫谈庄的村子里,在一片广阔的绿色秧田边,一阵清脆悠扬的秧歌,贴着片片水田,穿梭在碧绿盎然的秧行间,九曲回旋,余音袅袅。这声声富于田野气息的秧歌号,既热烈又柔和,不由得让冯罗庚的心深深一颤。 秧歌,作为农耕文明不可或缺的章节,深深镌刻在历史的印记里。而流传于江南水乡谈庄一带的、以传统秧歌与花灯相结合的“秧歌灯”,又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泱泱中华秧歌大军中的翘楚。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坛人,冯罗庚很小的时候就被谈庄秧歌灯迷住。有一年的正月十五,他跟着舞秧歌灯的队伍,转了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直到秧歌场子散了,夜很深了才回到家,父亲找了一天没找着人,气得将他一顿死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