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

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

秉承传统的黎族

http://www.newdu.com 2018-07-2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她们的纺织技术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
    黎族妇女使用的踞腰织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在黎族一直沿用至今。
    黎族人使用泥条盘筑的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且传女不传男。
    
    地点/海南省五指山市冲山镇什保黎族村委会
    
    郑小枚
    汉族,1955年生于海南海口市。1982年毕业于海南师专中文系(今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998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现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审,主要从事古典诗学、海南文史的研究。著有《中土文明的烛照与海南的文化性格》、《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等。
    
    王恩
    黎族,1959年生于海南琼山县,现为海南省博物馆文博馆员。长期从事黎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参与成功申报“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著有《黎族文身初探》、《谈黎族特殊标志符号的含义》等。
    
    巨型银耳环,黎族女子的特殊装饰
    老照片中的黎族少女属于黎族的哈支系,她们佩戴的大耳环是纯银的。黎族八个支系中的女子,并不是都佩戴这样巨大的耳环。需要佩戴的支系,当少女长到四五岁时,家人就张罗着为她们穿耳洞,戴上银耳环。初时戴一圈,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圈数,一直加到十几圈。图中这样多圈的银耳环可达几公斤重,有的女孩耳朵难负此重导致耳垂破裂,只好在耳朵上另行穿洞。
    为什么要佩戴这种巨大而沉重的银耳环,黎族女性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祖上传下来的习俗,大致是为了辟邪。由于长期生活在较为原始的自然环境中,与走兽、瘴气等共处一地,易遭邪毒侵扰,黎族人认为金属有辟邪作用,佩戴银耳环能对各种侵害起抵御作用。为此,个别“难养”的黎族男孩,家人也会在其耳上穿洞,挂上一个或若干个金属耳环。但男孩戴的耳环很细小,仅是贴着耳缘而已。
    黎族地区不产银矿,黎族自身也没有制银技术,因此黎族女性佩戴的银耳环,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与汉区商人交换的,一般用牛换一整副耳环——包括若干圈由小到大的银环,可以让女孩子逐年增加到耳垂上。由于价格高昂,原本作为辟邪的金属耳环自然地产生了价值含义,衍生出身份、身价等意味。这种易物的交换方式受区域局限,海南各地的黎族一般多与邻近的汉区商人进行易物交换,如陵水、保亭两县的黎族,拉着牛去跟邻近的万宁县汉商进行交易,而乐东、白沙县的黎族则多与儋州的汉商打交道。早期黎族地区不通行钱币,流通的是真正的“通货”——牛。交易时,人们自然而然地将手中的货物折算成“值多少牛”。偶尔也用粮食作通货,如米。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
    银质大耳环虽耀眼醒目,但比较笨重,而黎族少女自幼就必须与家人共同劳动,因此只在节日或特殊日子才佩戴。图中右一这位少女耳上的简单耳环,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佩戴的。在佩戴大耳环的特殊日子里,需要做家务时,她们会将耳环向上翻,顶在头上。这种大耳环的流行历史结束于“文革”中。
    黎族各支系妇女都穿筒裙,但相互有别。图片中的筒裙为短款,下摆为纵口,呈A字形,与其他支系的紧口或者长款不同,透露出哈支系服饰特有的民族气息。她们的上衣也是哈支系特有的样式,其别致之处在于下襟,是罕见的多层式襟摆,一般是3层或5层,看上去好像穿了几件衣裳。繁复的襟摆、纵口的裙摆与夸张的耳环形成对应,平衡了视觉感受,使服饰达到了自身的协调性。
    
    泥条盘筑
    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制陶工艺
    这些陶罐是黎族人用泥条盘筑的古老方法制成的,这种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制陶人将黏土舂碎、晒干、细筛,把筛好的黏土和成陶泥并搓成条状,盘成所需的形状。陶器成坯、晾晒至干后,架在柴火上露天烧约1小时,使其坚固。在烧陶时,需按黎族传统进行祈祷和驱鬼仪式。烧好的陶制品,要浸泡在一种黎语叫做“塞柴崖”的植物皮捣碎的汁液中,增加其硬度。制陶工艺一般由母亲传授给女儿,传女不传男。
    
    黎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
    上世纪50年代初,民族工作者深入海南,广泛接触黎族群众,进行黎族识别的调查工作。黎族没有文字,研究黎族的专家曾经想根据黎族的发音为黎族创造自己的文字,但这一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黎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
    
    茅庐为穹的黎家居室
    这是黎族赛支系一户人家的民居室内。黎族赛支系的民居较为宽敞,房屋的拱顶也较高,是黎族传统民居中较为规整体面的。
    图中央煮食物用的火灶是黎族普遍使用的三石灶,即用三块大石头垒起左、右、前三面,形成一个聚火的合围空间,上面放器皿。图中的三石灶像是临时的,标准的黎族三石灶,左右两块石头的下半部要埋入土中,以便使用大器皿时有较好的稳定性。这左右两石称为“母灶石”。灶前选一块无棱角而较平的石头,置于地面上,可随煮食器皿的大小而移动,被称为“公灶石”。柴火从“公灶石”两边送进灶膛,灰烬则从两块“母灶石”间的后隙中扒出。石灶虽简易粗朴,但合理、适用。
    由于没有排烟系统,三石灶燃烧过程产生的热度和烟雾在室内自然升腾,使炉灶上方成为一个烟熏区。炉灶上方有一个固定的黑色置物架,平时多悬挂玉米一类的食物,也搁置酒曲等需要“温养”的食物。当捕回动物时,黎族人将动物洗净剖成片状,晾在架子上,或挂在架子的木钩上,煮食物时顺便进行熏烤,使食物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同时也使食物具有熏烤的风味。因此,置物架也就是熏烤架。
    熏烤架的上方悬挂着两排动物的骨头——那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下颔骨,有山猪的、狐狸的、野鹿的、豹子的、猴子的……凡是男主人所捕猎的动物,杀食后都会将下颔骨按捕获的时间顺序排晾在墙壁上。这既是男主人所猎杀动物品种、数目的记录,也是男主人捕猎能力和荣耀的标志。
    三石灶上的器皿,是黎族人以泥条盘筑的古老方法所制的陶罐。灶旁的几个陶罐和缸,都是用这种3000年前流传下来的原始手艺制作而成。炉灶后方的瓮,用于储盐或腌制食物。陶罐上方的黑色长形物,是装盐的竹筒。水缸旁边的木桶和黎族妇女身后的简易木床,与汉地形制相似,它们应是现代民族交融的产物。
    
    黎族人仍在沿用三千年前的纺织技艺
    黎族的纺织技术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黎族织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地区,有人认为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图中黎族妇女用的是踞腰织机,即将织机一头挂在腰上,另一头用脚撑直绷紧,形成一个可供梭子来回穿移的平面,进行纺织。这种踞腰织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在黎族一直沿用至今。黎锦制品包括筒裙、头巾、花带、被子等,有纺、染、织、绣四大工艺,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可织出花草虫鱼、人物、器物等具象和抽象的多种图案。相传元朝时由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织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
    
    他们拥有加工剧毒树种“见血封喉”树皮的技术
    这两个黎族男子正在剥一种名为“见血封喉”树的树皮。“见血封喉”被称为“毒木之王”,树中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伤口若沾上这种汁液,即可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窒息死亡,故名“见血封喉”。树虽有毒,但其树皮却是极为特殊的天然纤维,有着罕见的柔韧性,黎族著名的“树皮衣”就是以它为原料制成的。黎族人砍下“见血封喉”树后,将树皮从树干上像蜕皮一样囫囵剥退,经浸泡、捶打等程序加工后,不但可以做成树皮衣,还可以制作各种用品,比如腰带。上图中的黎族妇女就是用“见血封喉”树皮制成的腰带将踞腰织机挂于腰间的。这种腰带柔韧性好,经拉耐扯,能承受织机长期反复的绷直推拉。
    
    黎族的染色原材料全部来自于大自然
    染色是黎族纺织技术的一个重要步骤,黎族织锦图案复杂、色彩纷繁,因此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染色方法,且原材料全部来自天然。如获得黄色染料,将黄姜捣烂,经过浸泡得到姜黄汁,把棉线浸入其中,反复搓揉挤捏,然后晾干;红色染料用的是名为“苏木”的木本植物,将“苏木”削成片,加水煮出红颜色后,将棉线放入浸染,晾干,再煮染,反复多次方可完成;黎族织锦图案常用的褐色,染料来自于名为“牛缒”的树皮,煮水出色后浸染,经搓揉挤捏,反复煮染而成。图中的棉线被染成绿色,用的染料是一种名为“谷木”的植物叶子,摘取捣烂后,把棉线放入树叶的绿汁中,反复搓、揉、挤、捏,使棉线完全被染成绿色,随后晾干而成。
    黎族女性走过了数千年母女相传的制衣岁月,一代代黎族女性均是独自完成纺、染、织、绣的全过程,把纺染织绣的古老技艺完整地保存至今。她们把原野的色彩织入经纬,把自然赐予的温润穿在身上。
    
    她们把族徽刻在身上
    这是两个黎族支系女性的文身。脸上有纹饰的这位是黎族杞支系的女性,她脸上有两条斜纹,耳边有两条直线,下颌有四条半圆状横纹。文身是黎族社会特殊的民俗现象。人类学家吴泽霖先生说:“文身是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世界上还不知道有哪个民族像黎族这样保存了三千年,至今还能找到它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世界上一些民族有文身的风俗,如非洲的贝宁人、卢古鲁族人、戈戈族人,美洲的印第安妇女等,在当代中国仍能见到文身的民族还有台湾的泰雅人以及云南的独龙族、傣族。有的民族虽然至今仍保留着文脸和文身的习俗,但他们在脸、身上留下的只是一些文烙的散点,相比之下,黎族文身的确是非常壮观的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
    
    她们把族徽刻在身上
    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阐释,文身起源于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部落图腾信仰在人身体上刻烙的符号。黎族文身也被视为图腾崇拜的遗存,但与一般古代图腾崇拜不同的是,它普遍为女性文身,并且女儿文身的图样与母亲相同。在黎族社会里,文身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古老习俗,文身图案是氏族的标志,黎族各支系文身的部位、纹饰各不相同。一般同一方言区文身的部位、纹饰大同小异,相似的文身图案代表同属于一个黎族支系,同时代表彼此同属一个氏族,代表黎族内部的血亲关系。关于黎族文身的起源和原因,学界历来观点不一,有图腾崇拜说、祖先赐图说、美饰修容说、防止掳掠说、夫家配婚说等多种说法,至今无定论。按黎族的说法,文身是祖先定下的习俗,后代必须遵循,否则死后到祖先那里报到时,见不到特定的标识,祖先不认,无法归宗,将成为终日游荡于荒山野岭间的野鬼。
    这位只露出手和腿部的黎族女性属于黎族美孚支系。美孚支系的文身图案,在手脚上多呈长条形状。过去黎族女孩在11至14岁期间,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家长会张罗着为她举行文身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与教育之轨铺入黎族的山寨和村落之后,黎族女性文身的习俗逐渐消失了。
    
    远离民居的谷仓
    这是正在搭建中的黎族的谷仓构架。黎族的谷仓比较窄小,用木头架起谷仓与地面隔开,避免潮湿。黎族谷仓多建在远离民居的村边,以防容易起火的茅草屋发生火灾时,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烧掉。谷仓里盛放稻谷、山兰等粮食。山兰是黎族地区的特有谷物,有特殊的香味,产量很低,可煮食亦可酿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中国景观
外国景观
游记攻略
图集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