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最西面的一个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区,境内有多条河流流过,水网密布。自古,云龙人便在众多河流上架设桥梁,这些桥梁有些为通衢而建,有些为盐业运输而建,有些为战争而建……时间让曾经的光鲜褪去,独留下江河上的桥梁低语着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源头的凤羽古镇里,有一座供奉着孔子、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的三圣庙。小庙的后面有一条寂寞的石板路,在空旷的山里延伸。小路久无行人,只有石面上那些年代久远的马蹄印,透漏着它的过往。路边,我与几位老者聊天,这条石板铺就的小路曾是他们谋生的通途——赶着马,翻过苍山到大理的云龙县,在云龙的盐井驮了盐,渡过澜沧江、翻越怒山,再渡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一路往西到达腾冲。老人们捡了块小石子,在泥地上勾画了一幅简要的路线图,告诉我他们途中的每一个驿站。 青云桥 这座桥是个微缩的“寺庙”,至今香火不断 青云桥俗称链子桥,位于云龙县南郊,修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已有192的历史。这座桥由时任陕西省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飏出资建造。云龙各族人民视万物皆有灵,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土地有土地神,桥梁也有桥神。村民在西桥亭塑有观音像,将其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 后来,机缘巧合我来到了古道的另一端——隔着两条大江和两条巨大山脉的腾冲市,在那里,我看到了典籍上的这条路。清代修撰的《腾越厅志》记载:“自城北界头过马面关高黎贡山雪山,渡上江,通云龙五井。”凤羽镇的老马帮说的是从东到西,《腾越厅志》讲的是从西往东,这条古道的一个中间交点便是产盐的云龙县。“云龙五井”说的是云龙县最负盛名的诺邓、石门、宝丰、大耳、大井五个盐井。运盐必须先修路、架桥,因了盐井的存在,盐商在云龙县境的河流上架起一座座桥梁。在滇西群山间缜密而完备的交通网络中,桥梁成为一个个重要的结点,也让云龙这个弹丸之地,成了被民间记忆和历史典籍刻意强调的地方。 云龙县 沘江串起云龙最密集的聚落,也是桥梁最集中的所在 云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最西面的一个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区,境内河流密布,怒江从县境西部穿过,澜沧江流经境内百余公里,把云龙切为两半。沘江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北部山区,经过金顶镇从北部流入云龙境内,最终在功果桥镇功果村汇入澜沧江。它没有澜沧江、怒江那么汹涌,在云龙平缓流淌135公里,却串起了最密集的聚落,也成为云龙桥梁最密集的地方。摄影/姜洪岐 如今,再没有人把盐当作稀罕之物,而愿用生命作赌注冒险踏上那遥远的路途。不再产盐的盐井也已废弃多年,成了个凭吊历史的地方。旅行者来到云龙,也再见不到煮盐人家的鼎沸场景和商帮往来的喧嚣,只剩下山野里那些与盐、与远走他乡的小道密切相连的古老桥梁,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所在。 云龙的沘江上有个古桥梁群 在滇西,不论是北上西藏的茶马古道,还是西去印度和缅甸的博南古道,跨越江河沟壑的津梁不计其数,复杂如石拱桥、铁索桥,原始如藤篾桥、溜索和木板桥,但没有哪个地方的桥像云龙的桥那样类型丰富,那样令人着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