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我们走进北京城,除了少量特意保存的水面,我们基本已看不到自然地形,环绕身边的是数不清的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建筑物的高下之分,取代了自然界的陵谷之别,构成新北京的“地形”分异。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勾画出一幅全新的“北京地形图”,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北京的各类“地貌”单元,总结北京的“地形”特点;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在北京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形演变”历程中,感受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有力跳动的脉搏。换一种方式看北京,自是另一番滋味。 北京的“建筑地形图” 这是一张用雷达数据制作的北京建筑地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街区房屋的高低起伏。在陆地岩石圈之上,这些建筑又给地表覆盖了新的结构——建筑物层。当我们用“地形”的概念来审视北京的建筑物层时,就会看到四周高、中央低的情景——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如同高山环抱的“文化盆地”;环顾四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大楼林立,如同山间险峻的大峡谷;在长安街与东三环路交会处,几年间国贸三期、CCTV新总部等一批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使得国贸CBD商圈地带成为了正在抬升的“经济高原”。制图/蔡博峰 北京,在建城之前,其地形的演化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至建城之后,人类又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自然地形之上覆盖了一层“人工地形”,即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盆地:城中央没有楼的地段 山脉的隆起,必然伴随着盆地的沉降,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同理,当北京四面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时候,历史最为悠久的二环(即明清城墙)内的老城,却由于政府对老建筑的保护和新建筑“限高令”的实施,不可避免地陷落下去,成为北京城的“中心盆地”。威严地俯视众生、已历近600载的太和殿,现在不过是盆地中央的一座残丘;而围绕着南海、中海、北海、前海、后海、西海这一串珠状水系的老建筑群(包括风景名胜区和以胡同、四合院为特色的居住区),则可比为盆地底部各方来水冲积出来的一片平原,正如四川盆地的中心是成都平原一样。 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次造山运动平息之后,再高大的山脉,在侵蚀风化的自然伟力之下,也会逐渐被削平,剥离下来的碎屑,一层层沉积在盆地中,便成为我们今天重读地质历史不可或缺的“万卷书”。如今的老城区,就地貌形态而言,是位于北京的“盆底”,但它也正如同盆地汇水一般,沉淀了整座城市的精华。这里是千年古都的魂魄所在,北京之成其为北京,答案只能在这里找。 丘陵:6层以下的低层建筑 丘陵,地理学定义为“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对比北京的建筑群落,6层及6层以下的楼房,称之为“丘陵”,再也合适不过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