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云南省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从而使云南西北隅一片宁静的土地顿时享誉国内外。在中甸县城里触目皆是簇新的“香格里拉”牌匾和流水般过往的人群,热闹繁华的景象几乎掩盖了城边的老县城。作者信步踱进老城,如同走进了过去的年代,老人们讲述的历史竟然是茶马古道的风云变幻,“香格里拉”的精神内涵也在回忆中频频闪现。 阳光从云隙中洒下来,把云南省迪庆州的那帕海草原变成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茶马古道兴盛的年代,这片肥美的草地曾是马帮住宿交易、休整生息的地方。(陆江涛 摄) 百鸡山紧邻中甸老县城——中心镇的西边,是一座红土山。山顶上有一座不大的寺庙叫百鸡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的属寺,寺内仅有的两名喇嘛也是噶丹松赞林寺派来的。寺门左侧的一丛经幡林被山风掠过时犹如彩旗飘动,十分壮观。寺前一片不大的空地上生长着几株古柏树,树干之间设置了一排转经筒,夕阳恰好透射过来,转经筒上凸现的黄铜六字真言金光四溅,有种神圣的意味。寺庙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奇特的是寺庙院子的两厢养着很多鸡。 “这些鸡都是信徒们拿来放生的,信徒还拿来饲料,鸡就这样活到老死。” 喇嘛告诉说。 放生之俗源于佛教不杀生的理念,后来扩张到消灾解困、祈求家人平安的意念上来。过去,每当中心镇人家有人随马帮远行,家人必定拿鸡到寺庙来放生祈愿,祈求神灵庇护,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早先百鸡山也是中心镇的一部分,清代中甸开始有建制的时候,县衙门就修在山腰,直到1954年以后县政府才搬到山下来。如今山腰上只有围墙遗址,据说这是城墙,也许是年代太过久远,损毁非常严重,使人很难把这类似于屋墙的残垣断壁和一城之墙的印象叠合起来。山脚下就是香格里拉县城,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新城和老城。 “香格里拉”在这里落实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今年5月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这件事虽有商业炒作的味道,但是这里优美的环境却也蕴蓄着世外桃源的意境。“香格里拉”的藏语含义是“心中的日月”。藏族人太热爱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了,以至于用太阳和月亮来命名自已的家园。上个世纪30年代畅销世界的一部英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使“香格里拉”进入了世人心中, 但真正赋予“香格里拉”精神文化内涵的还是我国康巴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致。作者詹姆斯·希尔顿在这部小说中,逼真地描述了一个以藏族为主,中国若干民族杂居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合谐相处,各种宗教并存、幸福安康的人间仙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