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花工艺。古称“蜡缬”。亦是贵州省丹寨县排倒莫地区排莫型服饰苗族支系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苗语称“木图”。 丹寨县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县,苗族占总人口的76%。至今使用蜡染技艺的是苗族“丹都支系”。居住在丹寨县南部区域约50多平方公里的21个自然村寨。 苗族蜡染的流传地区之一——丹寨县扬武乡排倒村。 排倒村的民居大多都依山而建,寨子里难得有平坦的地,一小块平地就成了大家平时聚合闲聊的地方。 由于地处边远、闭塞,科学文化相对落后的地理坏境里,这里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当地苗族村民在艰苦的坏境中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完成和完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有意无意间将这个古老的蜡染工艺长期地保留下来了。也正由于与外界的隔绝,自然形成了他们的技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在劳动中,长期受如此优美纯净的大自然的熏陶,更加丰富了生活的情趣,寄托美好的理想,因此创造了如此高超的民族工艺。 苗族蜡染制作流程——画蜡。 丹寨苗族蜡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新唐书·南蛮传》上记载:应州(今黔南、黔东南一带,丹寨也在其内)少数民族首领谢元琛曾带领一支身穿蜡染刺绣(卉服鸟章)服装的乐队去朝见唐太宗。据古籍记载:苗族先民因战败从黄河流域逐渐西迁,其中一部分进入贵州境内,至今使用蜡染的苗族“丹都支系”的先祖就是其中的一支,他们自称“嘎弄”“弄”在苗语中是“鸟”的意思,“嘎弄”因而有“鸟的传人”的涵义。这就是丹寨苗族蜡染上多有鸟图案的原因。这支苗族的盛装的衣背和衣袖上有着一种水涡旋纹的图案,苗语叫“窝妥”,这种图案是祖宗传下来的固定不变的,相传是为了纪念祖先经水路迁徙到贵州的这段历史。 每逢苗族传统节日,女孩子们都要身着蜡染盛装,梳妆打扮到芦笙场上跳月。 吃新节上身着蜡染盛装参加“跳月”的队伍。 丹寨苗族蜡染的代表性图案——“涡妥旋纹”,它是一种旋线纹,据说是祖宗传下来的,固定在女性盛装上的肩背、衣袖处,不能更改。 当地的民间传统和史书上的记载印证了蜡染工艺在丹寨地区源远流长,是苗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丹寨苗族蜡染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约在1900年以前,风格古拙而神秘,特征为点蜡的手法应用较多,几何纹样占的比例较大,图案受铜鼓的影响大,有的直接来源于铜鼓,动植物被高度程式化,几何化。 丹寨古老的腊染图案。 制作蜡染用的工具——画刀。 中期约在1900年-1950年间,风格纤巧而精致,其特征为:主要用流畅的线条构成画面,块面和点应用减少,脱胎于铜鼓的原形图案内部开始产生变异,动植物纹样占的比例增加,且注重特征的描绘。 中期的蜡染图案:风格纤巧而精致,其特征为:主要用流畅的线条构成画面,块面和点应用减少,脱胎于铜鼓的原形图案内部开始产生变异,动植物纹样占的比例增加,且注重特征的描绘。 晚期约在1950年以后,风格世俗而繁复,其特征为:画风自由而多变,传统图案越来越少,动植物纹样日趋汉化,孔雀、牡丹、凤凰、葡萄、金鱼等外来纹样及汉字。 节日的排莫村热闹非凡,在村口的稻田里大家尽情起舞,姑娘和小伙子们都在展示着自已精湛的蜡染手工和芦笙技巧。 丹寨苗族蜡染绘画工艺有“点蜡”和“画蜡”两种,点蜡是以圆点排列为虚线,再由虚线构成图案;画蜡则以线条和块面构成图案。从实物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样”和“自然纹样”两大类。几何纹比较抽象概括,最具代表性的有“涡妥”纹,是一种旋线纹,据说是祖宗传下来的,固定在女性盛装上的肩背、衣袖处,不能更改;旋线纹是由鸟纹演变成的,早定型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几何纹样较为抽象,概括多为传统图案;而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自然纹样,自然纹样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作图案的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活泼流畅,造型生动,富于夸张。特别是鸟的变化最为丰富,想象力异常大胆,简练传神,乡土气浓,富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苗族蜡染制作流程——织布。 制作蜡染用的工具——牛下颌骨。 制作蜡染用的原料——蜂蜡。 丹寨苗族蜡染是为生产者本身的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主要制作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贯穿于她们的生活当中,主要有女装、床单、背面、包袱布、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葬单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