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来说,今年的6月1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下午2点30分,省公安厅副厅长马中林将唐贞顺皇后陵墓石椁正式移交陕西历博。至此,这件被盗墓团伙走私到境外长达四年之久的国家一级甲等文物,终于平安“回家”。 时间回到两年前,考古人员对西安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的一座被盗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探查,这是一座有着18米长斜坡墓道的大墓,墓道顶部开7个天井,在墓道、甬道和墓室内发现了68平方米的壁画,描绘仪仗、人物、山水条屏、杂技、庭院树木、花鸟等,其中的婴戏杂技、庭园建筑图,更是唐墓壁画中首次出现的题材。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师小群回忆,在发掘工作即将收尾之时,考古人员在墓道渣土中筛查到一件哀册,残块上“贞顺”二字清晰可辨。考古人员随即结合文献记载、墓葬形制,确定这座神秘大墓的主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而此时,象征武氏尊贵身份的房形彩绘石椁,早已被盗墓团伙采取分解打包的方式,经广州走私出境。 棺椁在古代中国象征了死者的身份和等级,椁就是套在棺外的外棺。目前已经发掘的数千座唐代墓葬中,出土有石椁的墓仅有22座。从淮安靖王李寿墓,到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再到韦墓⋯⋯死后能以石椁厚葬的唐人,或为朝廷重臣,或为身份高贵的皇亲国戚,或为皇亲中非正常死亡者,比如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章怀太子,皆是在武则天时代终结后,由李姓皇室补以高规格厚葬。获此殊荣者在有唐一代寥寥无几。 为遵从高祖、太宗节俭、薄葬的诏令,章显政治清明,唐代名文禁止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唐六典》记载:“凡葬禁以石为棺椁者。其棺椁禁用雕镂、彩绘、施户牖栏槛者,棺内禁金玉而敛者”。《通典·棺椁制》也有:“大唐制,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但实际操作时却并非如此严格,往往有“别敕葬者”——由皇帝下令特礼埋葬。《旧唐书》载:“(贤妃徐氏)永徽元年(650年)卒,时年二十四,诏赠贤妃,陪葬于昭陵之石室。”可见妃嫔以石椁厚葬在太宗朝已有先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孙秉根先生认为,石棺椁的使用是品官等级之上的封建皇帝特许的一种恩典,是“事出特制”的特例,并非所有王公贵族都能获此殊荣。而贞顺皇后武氏以石椁下葬,也当属玄宗恩宠特批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