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西南武陵山区,全境皆山,生态良好,满目苍翠。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有不同阶段,五峰属于青壮年期,有峰丛洼地,地层溶蚀严重,到处漏水,很少平坝。五峰就像是坐落在筛子上的一个县,这里虽然是湖北暴雨中心,年降雨量1400多毫米,但是地面却存不住水,雨水都变成地下水,使得这里的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建不少径流式水电站,但农业用水又极度缺乏。 五峰全境皆山,西部又高于东部。境内的柴埠溪峡谷是一个呈“V”字形的大峡谷,峡谷两岸皆为岩溶峰丛峰林,风景奇秀。 从武汉到五峰的路上,这是我受到的第一次震撼教育。你无法用常识来判断一种特殊地貌,而每种地貌在不同时期又呈现不同的特点。汪稔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石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博导,20年前曾在五峰挂职任科技副县长。此次有他同行,我随时请教,学到了许多东西。 岩层:数百次沧海桑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西南武陵山区,属于宜昌市。它像一把枪口指东的小手枪,南北扁窄,东西狭长,重心偏于西部而形成枪柄的模样。五峰全境皆山,西部又高于东部。从长江边的宜都到渔洋关,渐入深山,心生寒意;而从渔洋关到县城,则像闯进了深不可测的口袋阵。县境北、西、南三面高大的山岭,围合起一个底部宽大的长葫芦。 柴埠溪是五峰县东部最大的河流,经渔洋关,东入宜都市境,汇进长江。其中渔洋关以上地区,曲流深切,形成一个“V”字形大峡谷。峡谷两岸,皆为岩溶峰丛峰林,风景奇秀。下午时分,我们赶到柴埠溪的坛子口。山间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天色阴沉。我们行走在山崖凿出的步道,前临空阔但却郁郁葱葱的溶蚀洼地,两侧奇峰如戟,渐远渐淡,如同一幅迷蒙的水墨画。山谷左侧出现一面陡峭的悬崖,壁立千仞,像千层糕一样,完整地裸露出数百层厚薄不一的岩层。岩层近乎水平,没有被构造运动搅乱。我们这边山崖的岩层也一样,只是崖面不大整齐。可以想见,这些岩层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后经溶蚀风化,中间陷落形成巨大的洼地。汪稔先生说,这些岩层属于海相沉积,层理面有含泥沙较多的页岩,比较松脆,意味着它们是海滨环境下的沉积。每一次海浸海退,就形成一个岩层。有的薄如书册,更多还是数十厘米以上的中厚层和厚层,它们代表每次海浸海退的不同时间。海底沉积很不容易,一万年可能只有一厘米。我很惊奇:“难道这里发生过几百次海浸海退?” 从大地构造单元来看,鄂西属于扬子准地台的八面山台褶带。柴埠溪峡谷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也就是说,这些岩层从5亿年前就开始在海底沉积建造。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交错。距今约1亿年前后发生的燕山运动使鄂西的地壳褶皱隆起,距今约260万年前开始的新构造运动,导致该地区再次抬升。接着是上百万年的水蚀与风化,塑造出今天的地形地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