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峡已从流动的河流变成静止的平湖,从原始的探险地成为舒适的度假地,曾经繁忙的水上航运,已让位于发达的陆上交通系统。但是蓄水以前的三峡,以其壮丽的风景使所有过往诗人迸发灵感,并因激流和险滩成为探险家的乐园,依傍河流而生的码头文化,则成为重庆文化最重要的特质。 随着水面的上升,三峡曾经的风景被彻底更换 小心翼翼驶离暗礁的船只,被岸上的纤夫们费力地拉扯着,艰难地行驶在充满危险的水面上。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三峡的纤夫们就这样行走在长江及其沿岸支流。浑浊的江面一边被缭绕的云雾遮掩,一边映衬着两岸绿得掉油的青山。这曾是夏天途经三峡时必遇的风景,三峡工程的出现,使这些风景永逝。 帆船时代三峡沿岸城池风貌 我们在从方志里辑佚出的重庆老地图中,精选出三峡(库区)沿岸部分:上至重庆市,下至巫山县。这些兼有地图的实用性、准确性和绘画的审美性的老地图,以简洁、古朴的手法记录了清代至民国年间三峡沿岸城市的雄山奇水、坚城古道、市井民居。那时各个城市都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城门的开置也多有不同,这些风貌一直保留到上世纪中后期,而今已全部淹没在水下(绘图/芳芳)。资料来源/《老重庆影像志·老地图》 就像每个信徒必定要去圣地朝圣,所有诗人都应到访三峡。 漫步三峡沿岸,你会随处邂逅乐天溪、草堂河等与诗人有关的地名,从来没有一条(段)河流像三峡这样与诗人关系紧密。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仅有192公里长的三峡,只是长江总长度的1/30,却是长江的文化高地。如果以到访诗人和所写诗歌数量为标准,三峡位居长江乃至中国所有河流之首,因为来过这里的诗人最多,关于它的诗词也最多。为什么? 瞿塘峡 1911年 青滩 1911年 为了假道进入四川、西藏、云南甚至东南亚,早在三峡通行轮船前,持有不同身份的西方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入三峡: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逊、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立德、英国女探险家伊莎贝拉、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德国探险家魏司夫妇……每个人怀揣着不同目的途经三峡,借由他们留下的文字、影像和标本,那个时期的三峡风貌得以记录。 照片来源/《巴蜀老照片》 水上航运时代三峡的意义 设想从高空俯瞰长江,这条6000多公里长,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并且可以通航的大江,从西向东横贯中国。在公路、铁路和航空盛行之前的内河航运时代,它在交通上的意义可想而知。直到19世纪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人还这样定义它:“扬子江(即长江)不仅是这个面积广袤的帝国东西部交通的主要道路,而且是唯一的道路。” 对航运而言,长江中下游是大通道,上游却是险途。以宜昌为界,长达4500公里的上游全是深山峡谷,而上游所在的西部却是富庶的四川盆地,所以沟通宜昌与四川的航运,使长江上游与中下游联系,并以上游沿途各条支流之便,沟通四川盆地内部,就很重要。在1997年成为中央直辖市之前,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重庆是四川的东大门,也是四川最重要、最大的码头,所以宜昌与四川的航运,就是宜昌与重庆的航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