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的美丝毫不亚于山峰、河流、瀑布、湖泊…… 玉门——冲积扇催生的城市。甘肃河西走廊的西部,祁连山的北侧,玉门市坐落在一个如银杏叶般的冲积扇东北边缘。所谓“冲积扇”,说的是如图中这种扇形的沉积地貌。“冲积扇”多分布于山前,山中土石随洪水涌出山口,随着水流减缓,土石泥沙逐渐沉积,形成近于扇形的形态。在洪积扇的中下部,往往蕴含着丰富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泉水从洪积扇地势低洼的边缘区域渗出,造就了宜居的绿洲,绿洲中农田密集,村镇星罗棋布。图中的洪积扇是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河从山谷中流出后形成的,故名昌马洪积扇,我国勘测发现的第一处油田——玉门油田正位于这里。 上图白框处经过放大,我们看到冲积扇边缘原来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良田沃土。 有一次我去新疆,飞机在接近乌鲁木齐的时候,我看到下面的景象十分新奇壮观:一条赤裸的山脉横亘在没有一丝绿色的平坦大地上,黄褐加棕黑的色泽统治着一切。这是荒漠地区的寻常景象,似乎在这里只能寻找到那种苍茫、寂寥、无生命的荒凉感。忽然从一个山谷中冲出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虽然千军万马、人数众多,但在山谷中却十分低调、隐秘,身着和大地一样颜色的迷彩服,不露痕迹地衔枚疾走;但是一冲出山口,来到山前平原上,一切都变了:队伍立刻呈扇形散开,扔掉伪装,露出亮丽的色彩,分成一支支小分队向远方放射性地推进,好像一场大型的团体操正在上演…… 这些都是比喻,其实我说的这支队伍是干旱区山谷中的一支洪流。这里降水稀少,平时这条山谷中并无永久性的河流,偶尔的几次降水,落到了光秃秃的山坡上,由于缺乏地表植被的停滞和蓄积,就会迅速在山谷中汇集起来,携带着砾石和泥沙冲向山口,就是所谓的暴流。这股浑浊的洪流一出山口,没有了山谷的束缚,一下子就会分成一股股支流扩展开来,越展越宽,越展越薄。与此同时其携带泥沙的力量越来越弱,所携带的石、沙、泥就会沿途依次卸载下来,形成一个扇状的堆积体,铺展在山前的大地上。这种景观被称为冲积扇。 中国冲积扇景观分布示意图。在自然界中,由河流或山洪在流出山口时所形成的冲(洪)积扇并不罕见,几乎在每处山口地区都有发育,但并不是所有的冲积扇都能被称为景观。通过对全国数以万计的冲积扇分布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干旱地区由山洪形成的洪积扇较之于湿润地区由河流形成的冲积扇往往更容易形成景观:首先,在我国干旱区有许多巨大的山系,比如昆仑山、天山、祁连山,由于它们绵延千里、群峰耸立,经常能孕育出巨型洪积扇,从而成为令人惊叹不已的奇特景观;其次,在那些不甚雄伟的低山中,比如河西走廊北侧的龙首山、北山和阴山南侧的大青山,由于它们的山势较低、山体较小,因此会将山口的洪积扇衬托得更为明显和壮观;另外,山前有平原或者大面积开阔地的山,比如环塔里木盆地的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及青藏高原上的可可西里山,由于洪流涌出山口以后没有其他障碍的遮挡,也可以形成规模宏大的洪积扇景观;而湿润区的山地,虽然雨量充沛,但河流有着较为固定的河道,河水不容易漫过河床形成大面积的滩状沉积,因此我国东部湿润地区,从环东北平原的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沿燕山、太行山一路南下,到秦岭、大巴山、武陵山、雪峰山以及福建的武夷山和台湾的中央山等,山口冲积扇的景观价值似乎要略逊于西部。 前面描述的冲积扇形成过程是在干旱荒漠里的情形,其实在山清水秀的湿润地区或是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冲积扇也是一种常见的景观,但遗憾的是这种景观并没有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我们的先辈们没有欣赏冲积扇的传统,我们没有在唐诗宋词和明清山水画中见到冲积扇作为一种风景出现过,直至今天人们对冲积扇也视而不见。 然而我却被冲积扇深深地吸引了,我觉得冲积扇的美丝毫不亚于那些大山、雪峰、河流、湖泊、森林、草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