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奉节的天坑和地缝,因其巨大的规模和奇特的形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天坑不同,地缝狭窄逼仄,从高处俯瞰,犹如大地被撕开的一道口子,极具美感且幽远深邃。长久以...
务川臭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喀斯特洞穴蛙类,自1983年被发现并命名以来,鲜有科学家对其进行过研究,而它们的数量又极其稀少,是中国最濒危的8种两栖类中的一员,被IUCN(国际自然...
世界上的洞穴鱼类约三分之一分布于中国,有的种类因为对洞穴生活的高度适应,眼睛退化直至消失,它们也被称作“盲鱼”。这些盲鱼多数都有着半透明的体色,长长的口须,它们在...
熟悉地理或热爱旅游的人,也许都知道天坑,知道它的宏大和深邃,知道它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观。但你是否知道,在天坑深处还隐藏着一些温暖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在看似坐井观天...
2015年初,一支名为遵义洞穴探险金牛队的探险队伍受到小关乡政府工作人员的邀请,前往当地一神秘洞穴进行深入探测。 小关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东部偏南,地理坐标:东经1...
如果说从地面直指地心深处的天坑,是喀斯特作用在大地上奏响的引人入胜的序曲,那么深藏地下、精彩纷呈的溶洞系统则是一篇动人的华彩乐章。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集中了中国溶洞...
说起来我“看洞”的起点还真的挺高:我所游览的第一个洞穴就是被赞为“织金洞外无洞天”的织金洞,而第一次游洞时的“导游”就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寿越...
“中洞”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水塘镇塔井村,在海拔约1800多米接近山顶的一个大洞穴里,居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20户人家,约百余位苗族同胞。据国家旅游...
皖南、赣东北所在的江南丘陵,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富集地带。唐宋时期,这一带的金银铜矿进入大规模开采时期,文献多有采矿冶金记录。不过,矿床废弃后留下的矿洞,千百年来很少...
洞穴与喀斯特地区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洞穴居住、洞穴岩画、洞穴题刻、洞穴储藏、洞穴悟道、洞穴医疗、洞穴科研……人类对洞穴的利用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作者李小波...
溶洞内外,俨然两个不同的世界。洞内黑暗、潮湿、恒温,安静得连空气都几乎静止。这里却又并非死气沉沉,很多看起来与地表动物相似,身体形态却又不尽相同的物种栖息其中,世...
有人说洞穴潜水是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的运动之一。扑朔迷离的光线,环环相扣的洞穴,复杂幽深的水底隧道,在这样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境下潜水,一旦找不到出洞的方向,耗尽有限...
洞不在深,有“宝”则灵。当你在溶洞中游览时,是否听到过工作人员故作神秘而又充满骄傲地介绍:“看,这是我们的‘镇洞之宝’。”不论是黄龙洞的“定海神针”、织金洞的“银...
光线最好的正午,往往是考察和拍摄地下河天窗的最佳时间,所以午餐常被省略掉。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兴乡林叠队天窗是一个溶洞,老乡主动把盒饭送进了洞里,内容总监刘晶和同伴...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法之间在探洞领域开展了一次次的合作。“中法洞穴联合考察队”,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探洞界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不断刷新着中国第一长洞双河洞的长度,他们...
从高处俯瞰,浅蓝的海面上,有一块神秘的深蓝色“圆斑”,古人凭直觉称其为“蓝洞”。放眼世界,“蓝洞”风景不仅存在于海洋中,在陆地上也有分布。它们是灌满水的深蓝色洞穴...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普通人通过Google Earth几乎可以把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尽收眼底,户外爱好者凭借现代化装备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一个无人区,有人认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已经远去...
这是2010年时双河洞的实测洞图。此时,双河洞已探测长度为128.038公里,深度为555米,有30个洞口,当年在世界长洞中排名第13位。到2011年,这个纪录又一次被刷新,双河洞测量总长度达...
一直听人说:现在已是一个无险可探的时代。探险迷们恨自己没生在哥伦布、库克船长、斯文·赫定的时代。确实,在一个连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都修了公路、渔民手...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普通人通过Google Earth几乎可以把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尽收眼底,户外爱好者凭借现代化装备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一个无人区,有人认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已经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