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沧桑归数图 纸上春秋说北京
http://www.newdu.com 2024/12/05 11:12:53 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6期 李孝聪 参加讨论
中国古地图的绘制者对皇帝居住的国都非常偏爱,他们绘制了不少神形各异的帝都地图。北京曾是中国后期封建王朝的帝都,在明、清古地图中还能找到不少以北京为主题的地图。我们不仅可以从这些古代都城地图中了解、追溯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也能发现制图人通过地图所表达的思想和情趣。 三山五园图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常卯绘,93厘米×170厘米,纸底彩绘,鸟瞰图式 由于水源不足,元大都将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 北京从最初的居民点发展成一座城市,最后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历了复杂而 漫长的过程。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937年,蓟城所在地(北京)一直是中国 北方的重镇。汉代时名为广阳国,隋唐时期曾称作“涿郡”或“幽州”。公元938年,契丹 人建立的辽朝统治中国北方,以幽州为陪都,改称“南京析津府”,又叫“燕京”。金朝继 辽之后于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取名“中都”。1215年,蒙古骑兵南下攻占了金中都城。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草原移都燕京,以便挥兵南下,统一中国。他放弃了金中都旧城,改在东北郊外另建新城,命名为“大都”。从此,开启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历史。 元大都的规划开创了今日北京旧城区北部的轮廓和街道布局。要讲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 ,就应该从金中都城址向元大都的转移谈起。金中都城在辽南京城旧基上扩建,而辽南京城 又完全沿用唐代幽州城,故金中都城的布局既保存了唐代封闭的坊市制城市痕迹,又掺入了 宋代开放的街巷制形态。金中都将宫殿皇城设计在全城中央,外郭城东、西、南三面城垣各 开3门,北城垣开4门,共13门,周长实测为18690米。但是金中都城依托的莲花池水源不足,元大都在设计规划时考虑到城市水源的因素,遂将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 胡同的含义是水井,这是将草原游牧社会的组织习惯带入城市管理的痕迹 元大都城放弃原来蓟城的莲花池水源,改用高梁河为城市水源,开通惠河引水南流入运 河,环绕以琼华岛为中心的湖泊进行全城总体规划。规划者首先将湖泊东北岸的高地确定为 全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中心台(今鼓楼),然后自中心台向南,穿过通惠河上的海子 桥和南面的宫殿,划定城市南北中轴线。在湖泊东岸沿着中轴线兴建皇宫“大内”,在湖泊 西岸建造皇太后与太子的宫殿,并筑墙围绕形成皇城。皇城四面修筑外郭城墙,东西宽7590 —7600米,南北长6680—6730米,周长28600米。除北城墙开2门外,其余3面各开3座城门,全城共11座城门。 北京城城门的位置、数目、名称等在不同朝代各有讲究。元大都的城门多据《易经》卦辞而命名。如坤卦曰:“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安贞之地,应地无疆”,于是便有顺承门和安贞门。离卦有“日月丽乎天”,于是有了“丽正门”。 明清内城有9门,正南正阳门(即前门)表示“圣立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东边的崇文门取“文教宣尊”之意,西边宣武门意为“武烈宣扬”。朝阳门意为“迎宾日出”,阜城门取意为“物阜民安”。而东西直门则表示“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在北面,东边安定门象征“文臣诩赞太平”,西边德胜门象征“武将疆场奏绩”。明清皇帝祭祀出入城门有严格的礼制:冬至到天坛祭天走正阳门,春分到日坛祭日走朝阳门,夏至到地坛祭地走安定门,秋分到月坛祭月走阜城门。明清两代还规定: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走木材车,安定门走粪车。出兵打仗走德胜门,水车走西直门,煤车走阜成门,宣武门走囚车……而正阳门只能走皇轿宫车。这就是为什么在阜城门门洞里刻着有梅花(梅煤谐音),而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则成为闻名全国的行刑之地。 11座城门与大都城内的大街相通。大街之间安排有东西向平行的横巷,蒙古语称“胡同 ”。胡同的含义是水井,这是将草原游牧社会的组织习惯带入城市管理的痕迹。城市主街宽 25米,胡同宽6—7米,胡同间距70米左右,正好适合三进的四合院建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因江而生 因江而灭--长沙古城墙
- 下一篇:彩陶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