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移动版

首页 > 中国景观 > 遗址与遗迹景观 > 遗址 >

观察


    【国内】宋代怀安军州城遗址排水系统堪比现代城市
    
    摄影/托米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宋代怀安军州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在通往州城城楼的道路两侧布满了石料基址。考古人员根据基址的长短、宽窄等特点,判断这里是百姓的生活区域,道路两边的建筑都是民居、作坊之类。考古学者介绍,这里的房屋大小略同,随街道整齐排列,显然是经过当时政府统一规划后修建的。令人惊叹的是,州城的排水系统也非常发达——13条排水沟遍布于城内外,有的沟渠是两侧用石条砌筑,顶上再覆盖石板;有的沟壁上还有圆形的陶质排水管道,像竹子一样一节节相连长达数十米。血脉状密布的排水系统中,有蓄水池、磨盘盘基、石臼、水槽、房屋柱础等遗迹,这已经符合现代修路的排水理念。从民居的基址构造足以证明,宋人在城市管理规划上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大理发现“鲁鲁城” 遗址
    
    摄影/王长山
    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剑湖出水口。据说在三千年前,这里曾出现过一个辉煌的“鲁鲁城”。近日,云南省考古所在对此进行考古挖掘时,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铁器、陶瓷制品,其中有两个彩陶罐保存完整。经碳十四测定,这些考古发现被界定为距今3115年,记录了新石器时代云南先民的生活。此外,遗址内还发现了密布的各种炭化木桩,专家初步推断这是3000年前先民们的建筑遗迹。从这些出土文物的年代来分析,它们和传说中的鲁鲁国出现的时间大致吻合,这从侧面证明了大理鲁鲁国确实存在,其文明还相当的辉煌。
    清代救生及义渡码头被发现
    
    摄影/汪永祥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考古工作者在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考古中,发现了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设码头、道路等系列遗迹。码头遗迹位被深埋在地下2-6米,坐南朝北。早期为石木结构:上部为石叠坡台,北端砌石台基,两侧夹以木桩板墙;中部残存木桩平台;下部为石铺踏步。遗迹南北长约9米,东西宽约7米,通高4米,为清代康熙年间始筑。后来,随着江淤上涨,下部石踏步亦逐渐被湮没。码头后期改向上部发展,抬高枯面,又增筑左、右护坡。这一时期相当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前期。不久,也就在1900年前后,该处码头最终被淤填成陆地,江岸又一次向北推移。
    此次小码头遗址考古还出土了大量生活用瓷及铜、铁器物,展现了清代救生会、义渡局时期的人文活动,显示出极富特色的码头文化。清代京口救生会由镇江地方人士蒋元鼐等发起,成立于康熙四十一年,专事江上救生慈善活动。救生会成立后持续活动达200年之久,在我国水上救难史上以及古代民间慈善事业中均堪称奇迹。到了清代后期,西津渡大码头逐渐被长江淤沙湮没,行旅渡江的功能于是转移到了小码头。为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同治十年,浙江商绅魏昌寿等筹资设立义渡局,数十年如一日的为渡江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免费服务,这是古代镇江慈善事业中的又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