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标记--新加坡河畔的亚洲文明博物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2 08:11:01 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4期 李雪梅 参加讨论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繁荣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位于新加坡河畔刚刚开馆的皇后坊亚洲文明博物馆,又为这条河流注入了新的生机。而这个融汇了新加坡河历史及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华人历史风情的博物馆为何要选址在繁华的新加坡河畔? 图1 图2 图3 新加坡在中国古文献中称婆罗洲(意为“半岛尾端的岛屿”),《马来纪年》则记为淡马锡 (Temasek,意为“海城”)。19世纪中期,新加坡成为英国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随着新加坡的发展,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欧亚人大量涌入,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移民社会。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新加坡河对岸的摩天建筑群便是这一经济奇迹的写照。岸边一排低矮的楼房,是由货栈仓库改建的具有欧式风情的酒吧、餐馆。河北岸红色屋顶的建筑是典型的殖民地历史的标志,皇后坊亚洲文明博物馆便坐落其中。(图1) 亚洲文明是一体的,同时也是多元的。虽然喜马拉雅山脉把由孔子开创的中国儒家文明和释迦牟尼创立的印度佛教文明相隔开,但这两大文明却又在不同的地方交汇。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将传统观念中所看重的现实人生融入了佛教教义,开创了印度原来没有的新宗派,并使这种佛教比在印度还流传广布。图2为中国17世纪烧制的“观音与梅瓶”白瓷,图3为亚洲文明博物馆中华展厅中的佛教造像。 新加坡河“变脸”术 图为1886年前的新加坡河口,当时河岸许多地区尚未开发。100多年之后,新加坡河已“变脸”为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 新加坡河虽短小,然而却被新加坡人视为珍宝,因为新加坡的历史、经济及文化之发展繁荣,都是因这条河的存在而起的。 在河畔的皇后坊亚洲文明博物馆二楼有一个“新加坡河展示厅”,厅中最抢眼的是大型投影机中播放的有关新加坡河旧貌的纪录短片。玻璃窗外的现代化摩天大楼、光影迷离的消闲酒吧,与影片中驳船满布的河道旧景形成强烈反差。一条在地图上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新加坡河,却目睹了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变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