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梦想和思考在流淌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5:11:49 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6期 朱彤 参加讨论
长安街无疑是世界最宽、最长、最繁忙的一条大街,它也无疑是世界最伟大、最壮丽的一条大街。关于这条大街和这条大街两旁建筑的争论也是最激烈的。这个世界古国首都的这条大街流淌的不仅仅是轿车、公共车、自行车的洪流,还流淌着这个民族关于这个国家的希望、梦想和思考。 在中国有一条年轻但又是最重要的街,它的宽度、长度都是世界之最,50年来,它与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历程。今天一个世界级的建筑将要在它的核心位置建起,它标志着当日中国的强大和对未来的雄心;同时,围绕其建筑设计的争论,既是东西方文化撞击的结果,又是人们文化已多样化的反映。 “我就是要切断历史!”当法国人安德鲁为他那个宽200米、高50米的球体建筑物——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辩护时,对中国驻法国大使这样说道。这个巨大的天球将作为中国国家大剧院,坐落在距天安门广场西侧仅300米的地方,然而这个设计却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建筑物设计最大的一次争论。支持者形容它如“一滴晶莹的水珠”,反对者称它为“一颗外星粪团”,“一只法国笨蛋”和“大坟墓”。 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当年一个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将一个玻璃金字塔放在了法国卢浮宫广场,所遭到的反对丝毫不比安德鲁弱。安德鲁和贝聿铭碰到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外国人要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设计一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物要放在这样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是这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地。奇妙的是,尽管反对者比比皆是,但最终贝聿铭和安德鲁的设计还是被采纳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当我问一位社科院的历史学者,这说明了什么?他说:“一个古老文化要走出困境,非得借助外来文化不可”。 这次对国家大剧院设计的激烈争论,将以往几十年来对长安街建筑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极点。其实关于长安街上建筑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个有着5千年历史的古国首都的最重要大街两旁的建筑,必然要面临这种争论。有着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天安门和故宫,那是在过去封闭的没有与其它文化交流的情况下建造的,在西方文化蜂拥而至的今天,长安街的建筑面临尴尬的二难选择,传统的设计,被认为缺乏现代气息,甚至被称之为“假古董”;现代的设计又被看作是“西化”,破坏了古都风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长安街建筑的批评者,但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却不能因为批评而停下手中的工作。因此,长安街的建筑往往是各种观念妥协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世界下水道--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
- 下一篇:寻找神秘古城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