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岸线的秘密--“过去水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10 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10期 陈超群 参加讨论
1937年中国广州七星岗和20世纪50年代天津贝壳堤古海岸遗址的发现 意义 对研究古今海岸线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出处 中山大学五人提案 电影《未来水世界》展现了一幅海平面大幅上涨后人类命运的假想图景:世界汪洋一片,人们依靠浮岛生活,陆地文明成为历史……充满了虚幻和想象色彩。然而,“沧海”和“桑田”的彼此转换早已在人类历史上屡次发生过——众多古海岸遗迹记录了真实而波澜壮阔的海进海退。探寻古海岸,揭开历史尘封的一角,一幕幕生动的“过去水世界”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伸手,便触到几千年的岁月。”这便是天津古海岸遗址博物馆中可以体验的“穿越时空”。这里的贝壳堤层次分明,规模宏大,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贝壳堤之一。从剖面中可以看出历史时期不同的水动力条件造成贝壳沙的粗细、含沙量及颜色均有明显的区别。摄影/赵超 浩瀚的大海充满了莫测的力量,海陆相接处那条柔软蜿蜒的海岸线,日益牵动着人类敏感的神经——近几十年来,因冰川融化等原因,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不绝于耳。2001年,南太平洋中人口仅1.1万、最高海拔4.5米的岛国图瓦卢的总统发表声明,称由于无法对抗海平面继续升高,他们决定将放弃自己的国家,举国迁往新西兰。 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并非仅仅属于当代。《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希腊神话中宙斯与海神一起掀起狂涛试图毁灭人类的故事,还有印度神话中白行鸟欲用沙土填满大海等传说在历史地理学者们眼中,都可能是海水曾大举入侵陆地的曲折表现。 地球有它独特的脾性,地壳变动,暖期和冰期更替引起冰川融冻等原因,带动了有一定规律的海侵海退。在地球漫长的时间尺度里,万年亦不过是它的一次喘息。然而,在全新世开始至今的一万多年中,正是人类文明社会全部的繁荣、发展、进步所发生的时间。无论是大海的急行军还是踱步,这条特殊的“线”开始与人类的命运紧密交织。 古海岸线,大海的“年轮” 沿着中国漫长的海岸线行走,你往往会和某类“不一样的风景”相遇——形形色色的古海岸遗迹。一万多年来,冰川融冻,河流造陆,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都在“改写”着海岸线。1937年中山大学吴尚时在广州东南郊发现七星岗古海岸海蚀平台遗迹,如一部“断代史”,揭示了珠三角曾为沧海的往事。而若是要寻找大海的“史记”,贝壳堤无疑是最典型的“笔法”——它是一种特殊的滩脊,绵延几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主要由沙和贝壳物质组成,在一段时间内海平面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形成,被公认为古海岸线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有数千年历史的渤海湾天津贝壳堤群被发现,这个“家族”乃是在几千年来渤海海平面小幅波动、下降,沿海地带不断推进成陆过程中形成的——据考证,第一道贝壳堤大约在大港区沈青庄至河北黄骅市苗庄一线,距今5200-4000年,第二道贝壳堤分布在张贵庄至巨葛庄一线,距今3800-3000年。第三道贝壳堤距今2500-1100年,第四道贝壳堤则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若不是它们的“铁证”,漫步在繁华的天津滨海新区,面对林立的高楼与如潮的车流,实在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汪洋。东海陆架外缘亦有数道贝壳堤,最深的一道甚至在海平面下一百多米。此外,还有苏北滨海平原上数道贝壳堤,纵贯上海西部的“冈身”以及南海樟林-里美贝壳堤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渔歌早唱
- 下一篇:沿海无海--河北海岸线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