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风景名胜网-旅游攻略-日韩邮轮游-自助游攻略-旅游景点推荐移动版

  • 羽衣:从图腾到奢侈品的转身

    2018-07-25

    美轮美奂的色彩与图案,正是孔雀羽毛的一部分。崇尚和喜爱羽毛的人们,想方设法地将它们穿戴在身上,演绎出了别样的风情与故事。 究竟自何时起,人们就将羽毛穿戴在身上?这似...

  • 叶家山与“曾国之谜”--曾、随一家亲?

    2018-07-25

    在中国的腹地,传统“中原”的南缘,有一处随(湖北随州)枣(湖北枣阳)走廊。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数百年里,这里出土了大量“曾”样铭文的周代重器,“曾”是国家之名吗?而文...

  • 坏的遗产?好的遗产?

    2018-07-25

    几年来,长沙市一座“陕西忠义官兵墓”争议不断。尤其是在2009年7月,当天心区政府决定拨款180万元修缮它时,一时间争论纷纭。 反对者认为,这些晚清官兵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军,...

  • 下手时,轻些,再轻些

    2018-07-25

    新千年伊始,文物毁损“事件”频频发生。比较典型的是曲阜孔庙“元代石碑被撞毁”和“用水冲洗重点文物”事件,媒体披露后国人震惊。曲阜市政府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全国...

  • “身临其境”去考古

    2018-07-25

    近日,考古发现的新闻显得十分热闹:比如山西吉县宣称自己发现了“三皇时代”的女娲遗骨,南昌市的明代古墓又现宁王后裔的干尸。公众或好奇,或质疑,让考古看起来颇有市场。...

  • 威宁中水,打开夜郎之门?

    2018-07-25

    从清代开始,一代代学者极力想从史籍中寻求真实的夜郎。但300年过去了,谜团仍未揭开。在文献记载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答复的情况下,用事实说话的考古就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徘徊...

  • 如何判断墓葬是否被盗?

    2018-07-25

    特约专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沈睿文 现在的考古,主动发掘的很少,大多是因为工程建设需要或者在盗墓者先把墓葬盗掘破坏之后,为了避免完全毁坏,才进行抢救性的发...

  • 穿龙袍入葬的“华盛顿”--中国最后的双陵——袁林

    2018-07-25

    “八十三天皇帝梦,五十七岁窃国贼”,说的是近代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袁世凯。他出身官宦、考不上秀才,练过新军、当过总理大臣乃至大总统、皇帝。这样一位既革命又复辟的...

  • 一地“人头”--土耳其内姆鲁特山国家公园

    2018-07-25

    这真是一座散落了无数人头的山!土耳其的内姆鲁特山上,随处可见巨大的石雕人头,还有庞大的神像、雄狮、鹰夕阳下,构成令人惊叹的一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园都是以自然生态...

  • 闽侯昙石山--南岛语族之根

    2018-07-25

    福建人嗜喝汤、“崇蛇”,并有着独特的方言。这些独特的“福建性格”,究竟源于何处?又始于何时?2010年一艘由波利尼亚起航的木舟,又为何将“寻根之旅”的终点设在福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