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普通灯彩,却有着极富历史意蕴的名称——唐灯! 通体没有骨架,但“她”撑起了一个神韵兼具的实体! 绣花针扎出的玲珑剔透,竟可与细纱媲美且古朴典雅…… 国家非物质遗产“无骨针刺花灯”,为您讲述一段沉寂的历史…… 皤滩——远去的繁华古镇 出仙居县城,往西南方向驱车近30公里,到达皤滩古镇。 皤滩古镇的形成,得益于周边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水利则是边上的永安溪,当年从临海、椒江的海门港来往的船只,行经此处便是终点站;陆通则是附近的苍岭古道从此通向义乌、永康、金华。当时大量的货物,据称主要是食盐,均由此上岸,经苍岭古道转运内地。当年在皤滩,不但设有缙云埠、永康埠、武义埠、东阳埠、公埠等五大商埠,还有“湖南食盐转运公司”(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这几个字迹还清晰可辨)、“江西食盐转运公司”在此设点,而且,在这个以”九曲龙形古街(分上中下三段,分称上街、中街、下街)“为中心的周围五万平方米范围内,当年还分布有7家药店、11家米行、8家南货铺、3家妓院,至于炭行、酒坊、赌场、染坊等应有尽有……可以想像,当年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壮观——每天四五百艘帆船在这黄金水道上穿梭往来,足以给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绝对商机。 皤滩古镇是个发育于从唐宋时期,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的商埠。图为古镇街景。 这个发育于从唐宋时期,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的商埠,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辉煌征程。据称,解放前出版的《中国地图》,仙居县境内只标两处地名,一处是“仙居”,另一处就是“皤滩”!这个历史背景想必带给读者诸君绝对丰富的信息来理解“春花院”当年兴盛的光景! 直到上个世纪沪粤铁路开通,加上附近一些公路的开通,这个在民国时期尚有“小上海”之称的商埠,开始逐渐走向没落。 尽管如此,当你走进这座已业偏向一隅、沉寂无语的古镇,还能感觉得到这个曾经商贾云集人声鼎沸、一度繁华喧嚣灯红酒绿的影子。 当你走在古镇,还能感觉得到这个曾经商贾云集人声鼎沸、一度繁华喧嚣灯红酒绿的影子。 图为春花院大门。 比如皤滩古镇如今辟为景点的“春花院”,门口“色赛春花”四个黑色阳刻大字,即是这段历史的一个无声见。 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在这个小镇,但“主角”是一盏厚重的灯和一位热心民艺的人。 春花院门口“色赛春花”四个黑色阳刻大字,即是那段繁华历史的一个无声见证。 发现——缘于一次偶然的灯会 事情还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说起。 1983年的元宵节,皤滩举办“文革”结束后第一次颇具规模的灯会。那次灯会上,各家各户都拿出自家扎的灯彩,进行游街活动。据当地人李湘满先生称,当时出现的有兔子模的灯、桃子型的灯、鲤鱼样的灯、红星状的灯等。 尽管灯的形状模样非常简单,但场面很是热闹,引得当地男女老少皆出门观赏。这时,一位名叫冯立标的老人也来到游街现场。这位时年80多岁高龄的老中医拄着拐杖观看后却是一番摇头,他对当时也在现场的一位年轻人说道:“现在的灯没有过去的好看。”还说以前有一种叫“唐灯”的,没有骨架,更不用铅丝、竹篾这些东西做骨架,只用纸粘贴,而且这些纸上的花纹图案是用绣花针扎出来的,点上蜡烛后,玲珑剔透,连里面的蜡烛都能看得清楚。 这名年轻人当时正忙于维持现场秩序,所以也就没拿老头子的话当回事。 但不能不当回事的是,这名叫李湘满的年轻人,在此后的岁月里,重新点亮了这盏“灯”。 活动结束回家后,李湘满才想起老头子的话值得玩味,同时也因为老头子的话,让他记忆深处的一个细节得以复活——“文革”前,自己也曾在当地陈氏一本老族谱中浏览过一段话,其中不就有“唐灯”二字吗?族谱还称当地人也有叫“糖灯”的(因为当地方言谐音的缘故),难道这位叫冯立标的老中医所说的灯就是这个东西? 老李称,那时刻,年轻的他有些兴奋。笔者问现在还能否见到这本族谱时,他称“破四旧”时被烧毁了。“是您亲眼见过的吗?”老李给予肯定的回答。他称,当年看这段文字只是浏览,所以也没太在意。但是冯立标的话让他有了记忆,而且他认为,冯是一位老中医,算是知识分子,说的话应该不会太离谱,这其中一定有文章可做。 第二天,他开始了与冯立标的接触。 如果说这个故事表明的是这种花灯技艺面临断裂的局面,那么,当地名不见经传的传说却恰恰在这个时候给予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印证。 相传唐开元年间,皤滩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经一仙女以一盏没有骨架、全由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的“神灯”引路才得以回家。返家的秀才依样进行精工制作后悬挂在自家门口。此后,仙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状元。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据李湘满先生称,另外一个传说是:安史之乱时,杨贵妃手下的宫女或是宫人为避难,逃到仙居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居住,带来了这个手工艺并靠此艺制作灯笼,卖给大户人家以维持生活。他认为,还是这种说法比较可信,毕竟要制作这样的灯,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作基础是难以维持的。所以非皇宫里的人或说生活不好的人,要从事这个行当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他认为这种东西应该来自宫中。 说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精神满足也罢,来点物质生活意味的传说也罢,都已无法准确地解释无骨针刺花灯的真正起源。但不可否认的是,昔日的“大跃进”、“破四旧”等种种运动,使得仙居无骨针刺花灯近乎失传。 据老李称,也就是这个唐灯的“唐”字,曾经让几位来自陕西西安的教授光顾皤滩并对此加以考证。这几位来宾的意见是,这灯叫“唐灯”,为何在昔日堂堂唐朝的皇城——如今的西安连个影子都没有呢? 李湘满与冯立标的接触,让这盏在仙居当地黯淡了半个多世纪的“神灯”,有了再次点亮的机会! 新生——来自一位医生的热情 李湘满出生于皤滩一个中医世家,却从小喜欢画画。1965年高中毕业时因为难违“子承父业”之命而放弃了北京一所艺术院校保送生资格,考进了当时的浙江省金华医学院。学医却对莱苏尔药水极为敏感的他,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丢了工作,回乡当了一名农民。1979年落实政策后,他担任皤滩乡文化中心站站长。 当李湘满艰难地从刚刚摆脱批斗噩梦的冯立标心有余悸的叙述中了解到,在当地还有10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知晓这种花灯的制作工序后,十分兴奋。他知道,这些老人年事已高,如果不抓紧从他们口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话,一旦他们离世,所带来的后果将是无可估量的。 当时正值壮年的李湘满,凭着一腔热情,开始为此事奔波。 在采访中,他告诉笔者,当年拿到的那10余位老人名单中,多数人的家庭成份均很敏感,而且他们都只会这个花灯制作工序中的某几道,对于其他环节则不然。惟独有一位叫陈梦龙的,样样在行。这消息令他欣喜若狂。第一次登门求教时,陈老先生的冷淡让他碰了一鼻子灰。 李湘满说,那时年过八旬的陈老先生称自己年事已高,眼神不好,且多年未再制做这种灯。老人一口予以回绝。 老李知道,陈老先生是那个时代的富农身份,虽已平反,但“文革”中批被斗的阴影在他的脑子里尚未彻底抹去,而且当年也就曾因为会制作“唐灯”被批斗,罪名是为剥削阶级制作玩乐的东西。所以,一说起“唐灯”无异于又一次撕开他心头尚未抚平的创伤,自然也就不愿提及。 但李湘满说自己不肯罢休。三番五次登门求教。后来总算有了一个机会:老人患有严重的肩周炎,穿长衫甚是困难。李湘满便利用自己的特长将陈老的病治好。这才让陈老对他放松了当初的警惕,事情出现转机。 有一天,老人从一本旧杂志中拿出用毛笔画的两幅毛边纸图案,画面非常精美。李湘满称自己这才知道,陈梦龙对于花灯的制作过程其实记得非常清晰,而且还能自己画画。 攻下了陈老心中的“块垒”后,其余的10余位老人也都陆续地放松了在那个非常年代所形成的防人之心。李湘满趁机召集这些老人,根据他们的回忆及捐献出来的图纸开展了第一次“唐灯”的制作。 1984年5月份,第一盏“原汁原味”的无骨针刺花灯终于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虽然不是很好,但让李湘满全面了解了这种花灯制作的全过程,他说当时“比自己的孩子出生还要高兴”。 1984年,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第一盏“唐灯”终于重现于世。图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研究所所长李湘满先生。 此后,有同学告诉他在东阳、义乌等地也有制作无骨花灯的传统。于是,他又一乡一村一家一户地跑,搜集整理图案及制作工艺。 从1988年至1995年,在他的努力下,仙居的无骨针刺花灯的研究与制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从当初的一片空白变成了如今拥有27个传统品种和52个分支品种。作品相继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博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澳门)艺术博览会金奖、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制作的“龙凤灯”被国家邮政总局选入“民间灯彩”特种邮票……是他,让失传50多年的“仙居无骨针刺花灯”重放光芒。 窘境——面临几多无奈的抉择 多年前,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李湘满颇为自豪地对笔者说:“好几个获大奖的作品就出自这里。”但显得有些窘态的是,很多次外出展览,其差旅费、作品的运费还有参展费等支出,全是他个人的积蓄来承担。至于那些材料费等相关费用,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向老李咨询花灯的制作全程时,老李显得有些为难,只说“唐灯”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复制、刺绣、装饰等13道工序。灯体通身不用一根骨架,是由十几甚至数十片(最多一盏灯用了58片)纸片拼接而成。特别对于制灯所必需的图案,更是闭口不谈。后经记者说明情况,他才同意拍一幅相对比较简单的图案,原因是“现在社会的模仿力很强”,他有些顾忌。 随后,他向笔者简单介绍了一些工序的关键。比如对于灯体的纸张要求,为了保证涂上“吻合膏”后不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他们做过很多试验,才明白一定要用吸水性小的纸,这样才能确保美观度。 对于在花灯上扎刺的图案,一定得预先设计好,这就需要有比较深厚的绘画功底。用针也相当讲究,总共有10余种不同型号的针可供使用。最小的绣花针比头发丝稍粗一点,但仅有一厘米长。这种针是能够浮在水面上的,所以还有“水上漂”之誉,用它刺出来的效果特好。每盏灯壁上的刺孔每平方厘米50个左右。这样灯光从这些细孔中射出,光线柔和且明亮,既有实际用途又具观赏价值,这是一个创举。他说,像针刺这个颇具难度的工序,用一位老艺人的话说,要做到“像妇女打毛线衣”一样烂熟于心。 制作唐灯最小的绣花针比头发丝稍粗一点,但仅有一厘米长。这种针是能够浮在水面上的,所以还有“水上漂”之誉,用它刺出来的效果特好。图为在图案中针刺。 曾有一位教授对他说,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改革,只有越做越好,才能有突破,不然就会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更滥。于是,李湘满钻研起包括几何构图、黄金分割、绘画技艺等多学科知识,并大胆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与创新。如今的他已掌握了全部工序的制作工艺,也相继组织了一班学徒参加培训。 据在现场扎针的一个女工说,最简单的一盏灯,也得花8天的工夫,而且还是每天除了正常的吃饭时间外。据了解,这种花灯费时费力,无法形成批量生产,因此也无法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这也限制了此灯的发展空间。 “唐灯”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复制、刺绣、装饰等13道工序。图为唐灯制作工具。 也正是由于这个很现实的因素,年轻人对这种传统艺种并不表现出太高的热情,这让老李有点伤脑筋。老李称,这几十年来,各种原因导致学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老李称,自从这盏灯点亮后,名气也有了。有很多投资商想拉他入股做生意。但他觉得一旦钱有了,研究二字估计也就没了。这 工艺的发扬光大也就没法说了。他认为,如果不能在当地培养一批后继人才,哪天要是他也离世,这种堪称民族瑰宝的艺种也将面临再次失传。 他称自己目前已着手整理相关文字、图纸,准备出一小册子,以使更多的人来了解和研究花灯,以求这盏灯越来越亮堂…… 相关链接宋人周密撰《武林旧事》中记载: 近岁新安所进益奇,虽圈骨悉皆琉璃所为,号“无骨灯”。所谓“无骨灯”者,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玻璃球也。景物奇巧,前无其比。又为大屏,灌水转机,百物活动。赵忠惠守吴日,尝命制春雨堂五大间,左为汴京御楼,右为武林灯市,歌舞杂艺,纤悉曲尽。凡用千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