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语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佛塔。有一种玩具叫做鲁班锁,几个不规则的木块,互相咬合成为一个木构的迷魂阵。浮屠和鲁班锁结合是什么样子?是山西应县的释迦塔。 佛牙出世 直到20世纪的某一天来临之前,山西应县的释迦塔(又叫应县木塔)仅仅是个巨大而精巧的佛塔,在建筑学家眼中它价值无限,在百姓眼中它有神佛护佑,却没有人想到它的另一种用途。佛塔是为供奉佛家宝物而建造,而释迦塔的历史上,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维修记录,供奉宝物的记载几乎没有。 第三层塔檐下三字匾额“释迦塔”,是木塔匾额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块。其丰润饱满,是颜体中的佳品,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这一天的到来十分平常,1966年6月18日,有人在木塔三层的佛座下发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花式银盒。1974年7月28日,专业技术人员在检查各层塑像的残破状况时,意外地在四层主佛像内发现了一大批辽代秘藏,银盒的来历随之破解。经过研究,这个银盒亦为四层主佛像处所出,是“文革”之初有人从四层主佛像胸部凹槽内移藏于三层佛座下而未能取走的。两个月之后,检查人员发现二层的主佛像被人撬开,内藏宝物全被盗走。经警方侦破,偷窃者是一个维修木匠,他盗得的也是一个银盒并且已经卖掉。 被盗的银盒被追回来,两个银盒里的物品,先前谁都没有料到。这不是一般的佛家宝物或是辽代文物,而是佛家十分重要的宝物:佛牙舍利。第一个银盒内盛有七宝、佛牙舍利以及折叠的《释迦说法相》3幅;被追回的银盒里也是七宝与佛牙舍利。文物的整理鉴定在4年以后才展开。1979年7月,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山西省文物局组成了“应县木塔辽代文物整理组”,给应县木塔佛牙舍利做出了国家级的权威性鉴定。北京的荣宝斋承担了文物修复,荣宝斋77岁高龄的徐之谦为银盒仔细地写下了鉴定证书:“1966年夏季,木塔四层主像胸部木骨架的方形凹槽内,出六曲银盒,内盛七宝与佛牙舍利。佛教七宝亦称七珍,诸经大小异,木塔的七珍是金币牍、银片牍、铜币牍、香泥饼牍、水晶玻璃牍、沉香木牍、松香珠牍。佛牙、舍利俱指释迦牟尼遗骨。牙上镶嵌之细小珍珠、玛瑙即舍利。” 应县木塔结构示意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