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规则排列的土偶、无法解释的放射状图案、“秦始皇级别”的怪异大墓、从未见过的怪异青铜器和“钟离”铭文……2008年秋天,“双墩1号墓”的惊人发现将考古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淮河岸边。 雷达站下的怪异大墓 第一次见到这两座高达9米多的大土墩时,阚绪杭吃了一惊。这位毕业于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高材生、共和国的同龄人,从7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跑遍了安徽的每一个角落、参与了安徽几乎所有的考古工作的考古人,对安徽的古代文化了如指掌,但像这样庞大的封土堆在安徽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上图为考古队为保护双墩1号墓而建的墓坑大棚。 此图为封土去除后的1号墓航拍图,图中东向突出即为墓道,圆形墓周围可以看到明显的白土圈。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阚绪杭参加了新石器时代双墩文化的考古发掘。说来也巧,这个双墩村的得名就是村里的两个大土墩。“大土墩”?是封土吗?凭着职业敏感,当工作间歇期间,他专程到了两座大土墩前,他,被震撼了。 阚绪杭找来当地村民询问。从村民的口中,他得知,这两座土墩在20世纪70年代曾被解放军驻双墩某雷达连推平顶部,修建了雷达站,并在两墓墩内修建防空洞,致使墓冢遭到严重破坏。雷达站撤防后,防空洞被村民利用取土。可这土墩何时出现,问遍了村里的老人,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倒是有个传说一直在当地流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二郎神为将其他太阳用山压住,他担山追捕太阳经过此地歇脚,发现鞋内有土,于是脱鞋倒土,结果倒出两个土堆,这就是今天的双墩。 职业敏感让阚绪杭仔细观察起这两座土堆。在取土坑洞中,他发现了白膏泥。白膏泥在先秦时期的南方地区墓葬中十分常见,一般用来防水、密封。从白膏泥和封土堆来看,阚绪杭初步判断其为战国或者西汉墓葬,他向蚌埠市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此后,这两座土墩被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保护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