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龙到始祖鸟,从始祖鸟到今日的飞鸟,从中华果到绚丽的大丽花,从刚从爬行类阵营分道扬镳出来的犬颌兽到今日的人类,从一成不变的原始昆虫到完全变态的蝴蝶仙子,大自然这位造物主留下了太多的神来之笔…… 亿年前的完美猎杀 天刚刚放亮,逐渐升高的气温让动物们变得聒噪起来。森林深处,几个小古鸟正在顺风展翅。但它们还没有体验到飞行的乐趣,一道魅影如闪电般高速地逼近。一只矫健的顾氏小盗龙正从裂银杏树上无声地滑翔下来,前翼平伸,后翼呈横Z型。瞬间,极为精准地咬住一只小古鸟,灵巧地降落到相邻的一棵拜柱树上,这次完美的猎杀悄无声息,只剩下空中几根飘落的鸟羽…… 2003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徐星研究员宣布,他们在辽宁省大平房镇发现了一种长着4个翅膀的树栖性恐龙,化石被命名为顾氏小盗龙(Microraptor gui)。这只身长77厘米的小家伙,利用四肢覆盖的羽毛,可以从一棵树滑翔到另外一棵树。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只会飞的恐龙!顾氏小盗龙至少是鸟类的一种祖先类型,它用四个翅膀滑翔,演化过程中,其后肢翅膀退化,并学会了拍动前肢,于是变成后来的鸟类。此后,恐龙的定义被改写了。 顾氏小盗龙生活在距今1.20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之所以认定它是树栖性恐龙,除了爪子的弯度等专业研究之外,确实也难以想象顾氏小盗龙拖着两脚羽毛在地面狂奔的场景,那岂不是如同叫一个跨栏选手穿着长裙礼服去比赛一样,肯定会被绊倒的。 那么,树栖性顾氏小盗龙在日常的滑翔中,是如何使用它的四个翅膀呢? 前翼自然不必多说,这与现生的绝大多数鸟类一样。如此,所有的悬念便集中在后翼上。一部分学者认为顾氏小盗龙采用了前后翼同时或者交替拍打的飞行方式,后翼能够很好地控制飞行的方向;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顾氏小盗龙的后翼无法拍翅飞行,因为它后肢的羽毛是长在胫骨一侧,所以这个后翼不能拍打,只能是滑翔。此外,古生物学家们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研究顾氏小盗龙后得出结论:它的后翼在滑翔中用处不大,更大的作用应该是体现在调节体温或装饰上,因为浓密的羽毛可以保暖,花纹可能作为生活在丛林中的保护纹或者保护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