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篇 眼前可称为鸟类最古老的代表,迄今仍是晚侏罗世德国的始祖鸟,距今约1.4亿年。而在相隔1500万年后的遥远东方,热河生物群的鸟类无疑与最古老的鸟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里大大小小的披着霓裳羽衣的精灵们不断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孔子鸟是最早具有角质喙的鸟类(孔子鸟可能是知名度仅次于始祖鸟的古鸟,从演化角度来看,孔子鸟的形态特征比始祖鸟进步得多,生活时代比始祖鸟晚);热河鸟是早白垩世惟一保留了爬行类始祖之骨干尾巴的鸟类;会鸟是当时世界上个体最大的鸟类;辽西鸟可能是中生代已知最小的鸟类;原羽鸟是已知最原始的反鸟。 2001年10月,顶着萧瑟秋风,古脊椎所的野外考察队不仅在辽西挖掘化石,同时也从当地的老乡手中征集有研究价值的标本。这天,辽西队的工作人员在原家洼村得到一块古鸟类的化石板,石板已经碎成几大块,表面上只能看到其形态结构,更多的骨骼与细节都掩盖在那一层薄薄的浅黄色页岩下。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块并不起眼的化石日后能出这么大的风头。化石被打了厚厚一层皮劳克(石膏包),搁在北京吉普的后面,从朝阳南下,过山海关,抵达北京。 回到北京后,这个皮劳克交到了资深技师李岩(关于李岩,请参见本刊今年1月号的“化石刀客”)手中。李岩小心翼翼地打开皮劳克,然后开始拼“七巧板”:把这几块碎片拼凑成一大块,恢复成较为完整的鸟化石形象。等化石逐渐显出原形后,其研究者——古鸟类学家周忠和研究员惊呆了——这是一种从未见到过的古鸟!这只约70厘米长的鸟儿居然长有近40厘米长的尾巴,尾巴由20-30节尾椎骨组成。这与现代鸟类相差甚大,现代鸟可没有结构如此复杂的尾巴,而这根奇特的长尾与驰龙类恐龙十分相似,暗示了这块神秘化石与恐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亿年前的美味三餐 健康的早餐是什么?是麦片泡牛奶,快速又容易,你能从中摄取很多钙质和纤维。那么亿年前热河鸟的三餐呢?是湖心清水泡种子?还是清脆小飞虫?在这块神奇的化石发现之前,这些只能靠人们的猜测而已。 紧接着,更细致的修理开始了,在李岩的精湛技艺下,另一出好戏紧锣密鼓就要登场。一天深夜,李岩坐在显微镜前,用小剃针慢慢修理着化石的腹部。时间已是凌晨,随着一小块围岩的剥离,突然有一个约1厘米大小的圆形印痕出现在李岩的视野之中。这是什么?胃石应该没这么大小均匀,难道是植物种子?李岩激动地屏住了呼吸,手甚至有点发抖而不得不放下小剃针。如果真是植物种子的印痕,那将是在中国发现的数百件鸟类化石中,第一件保存了有关种子食性的直接证据!不仅如此,这在世界中生代古鸟类研究中也是第一例! 9个月后,周忠和与张福成研究员在英国《自然》上发表了这块标本的研究论文,文章把化石命名为原始热河鸟(Jeholornis prima)。原始热河鸟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世界古鸟类最早保存种子食性的证据,而且是中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一种鸟类,其原始性仅次于始祖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