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坚硬的岩石上“长”出一根根纤长的茎,顶端再开出姿态翩翩的花朵,仿佛在风中摇曳。这种身上“长”花的石头叫海百合,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化石,兼具科研和观赏的价值。 图1 那些花儿 这些婀娜多姿的花朵其实是2亿多年前海洋动物海百合的遗体(图1、4)。 美娇娘海里藏 大约在二百多年前,西方的古生物学家在岩层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化石:大约手指粗细的白色圆柱体,表面布满规则的凹槽,好像断成一截截的螺丝杆。然而“螺栓”中间又有中空的细管,仿佛被谁打了孔。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螺丝杆”其实来自一种动物,是它身体“零件”的化石。 这动物名叫“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棘皮类海洋动物,兴盛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虽是动物,但它们体态婀娜,颜色艳丽,就像绽放在水中的百合花。神奇的是,海百合的身体也有类似根、茎、花、叶的结构:“根部”能帮助它们附着在礁石上;“茎部”是一条“管子”,短的几十厘米,长的可达几十米,像竹子般由一节节的“骨板”组成;顶端的“花”则是许多触手(或称腕足),当海百合处于漂浮状态时,触手关闭如同花蕾,触手伸展“花”就开了。触手之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羽状物,像蕨类植物的叶子,又像鲜艳的花瓣。海百合的消化、生殖、循环等器官,就生长在触手汇聚之处,平时,海百合就通过它的“花叶”,捕捉拦截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随着波浪摇曳飘逸如梦幻。 除了整株的“花”,还有一些螺栓状的零碎化石,它们属于海百合“茎部”、“花萼”部分(图2)。 “螺丝杆”七零八落 不过,再美的红颜也有老去的一天。当海百合死亡,遗体难免腐烂,被风浪冲刷得七零八落。其“茎部”和“花萼”部分质地较硬,虽然破碎为小段,却能在海水中存留的时间比较久,因此常常在腐烂之前,得以跟周围的沙土一起沉积下来,成为岩石。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这些“茎”和“花萼”的残骸由于含有碳酸钙成分,能够结晶为一种方解石类矿物。 沧海桑田之后,当海底的沉积岩层暴露于地表,这些呈圆柱体的“茎”与“花萼”化石,很容易剥落下来,就是我们看到的“螺丝杆”了。这种“螺栓”类的海百合残骸的零散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一些心思活络的人把碎片收集起来,磨制成各式的小装饰品,美其名曰“百合玉”。因为打磨掉了表面的生物化石特征,“百合玉”实质上与普通的石块差别不大,只不过因其天然的中空结构,打起孔来会更方便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