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里,哈瓦那是一位独具风韵的混血美人,她年轻貌美、风情万种,历经岁月沧桑却仍然难掩迷人风彩。古巴这个充满魅力的加勒比岛国,曾经是欧美超级富豪们的后花园儿。城市犹如欧式建筑博物馆,空气中弥漫着雪茄和朗姆酒的味道,满大街的老爷车和加勒比海色温极高的阳光下,各种肤色的人们和谐相处。来到这里,你便穿越了时代、穿越了文化。 岛国初印象 2月初,结束了在墨西哥西海岸的远航潜水后,我便和朋友们启程前往我心仪已久的加勒比岛国古巴。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古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个长着大胡子的卡斯特罗,以及他所领导的古巴社会主义。但毕竟那是地球背面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很难想像有一天自己的双脚能踏上那块土地。 初到首都哈瓦那,你便会深陷哈瓦那湾的迷人海景。这里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在这里总能见到一艘艘巨大的邮轮停靠在码头。这些庞然大物,每年都能为古巴带来千千万万的游客和外汇收入。 在哈瓦那湾的入口处有三个著名的要塞,紧紧扼守着这一战略要地。东岸靠外的是莫罗要塞(El Morro),西岸与其遥相呼应的是拉蓬塔要塞(La Punta),这两座要塞建造的初衷是为抵御海盗对城市的侵扰。 古巴在很长的时间里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763年,西班牙人为了应付日益崛起的大英帝国海上扩张,国王卡洛斯三世下令在东岸开工建造第三座要塞卡瓦尼亚要塞(La Cabana)。这座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要塞,有些防御墙的厚度达到12米,而且要塞内部的结构复杂、战壕层叠,即使敌军攻破一层防线,也很难找到下一个突破口,可谓固若金汤。这也成为西班牙人所建造过的最大的要塞。 昔日的高大壁垒,如今已经成为旅游胜地,但意识形态上的壁垒并没有完全消除。由于美国与古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美国法律明令禁止美国游客来古巴旅游,所以美国人来古巴必须经过第三国,且不能在护照上留下任何入境古巴的印记。两个国家,现在还是跟小孩儿打架似的,互不服气。 如今,古巴的外来游客中有80%是来自加拿大,其余是来自西班牙和欧洲、南美各国。近年来,中国来古巴旅游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古巴人见到中国也是格外热情。 建筑博物馆 到哈瓦那,第一站大都会去著名的革命广场(Plaza de la Revolución),这里就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古巴民族英雄和独立先驱何塞马蒂的纪念塔。 站在广场向北有一左一右两座建筑物,左面的大楼是古巴内政部,类似于公安部。美国出版的旅游指南称这里是“古巴最神秘、最邪恶的组织……”。大楼的墙面上便是那幅著名的切•格瓦拉巨幅壁画,壁画右下角是格瓦拉的手迹:“向着胜利,直到永远”。楼体上那巨大的古巴国旗据说只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时候才挂出来,这两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好日子。 右面那幢大楼是古巴邮电部,墙面上也有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人叫卡米洛•西恩富戈斯。他和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并称为古巴革命“三巨头”,其中西恩富戈斯最年轻,他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乘飞机在大海上失踪,年仅27岁。 人们说,哈瓦那老城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艺术的宝库,这里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欧式建筑,也是这个城市中最古老、最有历史沉淀感、而且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很难想象,在这个与美国长期为敌的国家,还能保留这样一座类似美国国会大厦一样的建筑物。一打听,原来这是古巴的旧国会大厦。1898年,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此后30年里,古巴形同美国的属地,古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向美国方式靠拢,这座国会大厦的建造就是一个显著标志。1925年古巴新总统马查多上台伊始,上马了一大批大型公共工程,这个国会大厦便是其中一项。 待到古巴革命胜利后,古巴科学院把总部设在了这里。如今,大厦被三家分享:古巴科技和环境部、国家科技图书馆、国家自然博物馆。 不知不觉,我就逛到著名的老镇教堂广场(Plaza de la Catedral),顾名思义,这里有一座被哈瓦那市民俗称为“大教堂”的建筑,叫“克里斯托瓦尔大教堂”(Catedral de San Cristobal),它是哈瓦那最古老的建筑。 广场本身实际上比教堂出现的还要早,这里曾是一片沼泽,17世纪末人们抽干了沼泽里的积水,开辟出一片广场,用来存放西班牙海军和商船队的淡水。后来大教堂开始兴建,广场一带渐渐成为权贵富豪们的聚居之所,西班牙式的建筑建得到处都是。 让我们吃惊不已的是,广场四周建筑的材料用的都是珊瑚礁石料,这石材疏松多孔,看上去脆弱不堪,谁也想不到居然坚持了200多年。 老城的核心区域,已经与新区完全不同了。1982年,这座哈瓦那旧城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期遭到忽视的旧城建筑迎来了春天。如今老城内大部分建筑都已经得到修复,满目皆是色调明快、线条优雅的巴洛克或新古典主义建筑,仅保存下来的16-17世纪建筑就不下150处,此外还有18世纪建筑200处、19世纪建筑460处。 在城中漫步,除了教堂、广场、喷泉及各种风格的住宅,还能看到一些颇具时尚品味的咖啡屋、餐厅、化妆品店和剧场。这里已经具备了历史文化名城所应具备的一切元素。所以在西方人眼中,哈瓦那旧城是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的重要节点,它见证了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繁盛与荣光,也是今天美洲保存最完好的殖民城市。 爱雪茄,爱涂鸦 如果用味道来形容哈瓦那,那只有烟草和雪茄,而不会是其他的美味。直到今天,烟草种植园里的烟农们仍然沿用古老的耕种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最有传统味道的上等烟叶。 青翠茂密的绿色烟田中点缀着一个个尖顶茅草棚,那是用来晾干烟叶用的烤房,烤房中挂满了收获来的烟叶。从烟叶到雪茄,中间要经过晾干、发酵、分级、去芯、二次发酵、保存等许多道工序。我不吸烟,自然也不懂如何品尝雪茄,但据说经过发酵后,雪茄烟叶中不论酸度、焦油还是尼古丁的含量都比香烟低得多,因此抽吸起来口感更好。 行走在哈瓦那,满街是抽雪茄的“大叔”。只要有根雪茄叼在嘴上,随便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加个墨镜或帽子,都是“教父”的范儿啊! 我在哈瓦那老城闲逛的时候,就看到一位头戴黑色贝雷帽的大叔,饱经风雨的黝黑面庞加上经过精心修饰的花白大胡子,简直就是从电影里走出来的一样。我过去问能不能给他拍照,大叔不但欣然答应,还从衣兜里掏出一根粗大的雪茄拿在手中,摆出各种姿势让我们拍,那范儿简直酷毙了。我一边拍一边跟他聊天儿,这才知道他是个专门在此给游客拍照的职业“毛豆”,我心有点儿发毛,估计他收费一定不菲,便赶紧提醒同伴收手。大叔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拍照都是免费的,他就是喜欢被人拍,还从旁边的包里拿出一本杂志来给我看,那是一本波兰版的《旅行家》杂志,封面上正是这位帅气十足的老哥。我照例拿出巧克力来给他,大叔感激地拥抱了我。 此外,古巴人似乎很喜欢在大街上随意涂鸦画画,各类风格层出不穷,与日常生活完全融合。你自然能看见正统的革命意识形态宣传画,但它们与宣泄青春叛逆的涂鸦画同时混杂,并存不悖。从这点上看,古巴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可谓出自天性。 表情哈瓦那 由于同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古巴长期以来与中国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同中国的关系也一直很好。可以说,古巴是持中国大陆护照的人可以受到较好入境待遇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我的感觉是,古巴是一个能够给人留下强烈印象的地方,可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强烈的印象呢?似乎没人能说得很清楚。 当我顺着哈瓦那的寻常巷陌边走边拍,看着街道上各种肤色的古巴人,男的、女的、胖的、瘦的、老人、孩子、闲着发呆的、忙忙碌碌的,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有某种紧张,却又隐藏不住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实际上,成年人一般都比较忌讳有人给他们拍照,总是扭过头去不愿面对镜头,或者用手遮住脸,这显然不是他们本性害羞,而多半是出于某种不适应。 相比之下,孩子们却都十分落落大方,摆出各种pose来让你拍,从他们那纯真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是多么开心。每次拍照之后,我都会拿出几块事先准备好的巧克力糖果来分给他们,让他们开心的小心情再增加几分甜蜜,据说古巴人非常喜欢吃巧克力。 晚饭后,我在夜色下的哈瓦那街道漫步,并不在意要去哪里,因为哪里都有吸引我的气味,空气中充满了音乐。古巴人在晚上要比白天忙碌,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夜晚是应该和混血女郎一起喝莫吉托鸡尾酒或朗姆酒,一起跳莎莎舞,参加那些充满欢乐的聚会。 于是,不远处飘来一首歌曲叫“Mulata”:“……混血女郎,她跳啊、跳啊……” 行笺 【路线简介】 北京→墨西哥→哈瓦那 【交通】 中国和古巴之间目前还没有直航班机,只能从世界各大城市中转抵达。北京通往哈瓦那主要有以下航线:北京——莫斯科——哈瓦那;北京——伦敦——哈瓦那;北京——罗马——哈瓦那;北京——法兰克福——哈瓦那;北京——巴塞罗那——哈瓦那;北京——马德里——哈瓦那;北京——巴黎——哈瓦那;北京——柏林——哈瓦那;北京——多伦多——哈瓦那。经过莫斯科的航线最便宜,可以算作是最佳选择。 【餐饮住宿】 住宿:哈瓦那四星级以上的宾馆和饭店很多,价钱也不贵,如果事先通过旅行社订房还可以享受若干折扣。比如5星级的MELIA HABANA饭店,最便宜可以到45美元一晚。 美食:哈瓦那有很多著名的餐馆和酒吧,如“街中小酒馆”、“小佛罗里达餐馆”等。“街中小酒馆”地处哈瓦那老城,它最有名的鸡尾酒名叫“莫希托”,是海明威的最爱。他的留言也被摆在了吧台酒柜的正中央,上面写着:我的“莫希托”在“街中小酒馆”,我的“达伊基里”(另一种鸡尾酒)在“小佛罗里达餐馆”。 哈瓦那的宾馆大都可品尝到古巴美食。海鲜大餐是哈瓦那最不可错过的美味,优质的海产原料保证了烤龙虾、红烧鲷鱼和以各种方式烹调的鲑鱼等美食的品质。烤乳猪和味道浓烈的各种羹汤也是哈瓦那有名的美味。古巴的名菜首推“加勒比海女王”,这是一道用加勒比大虾做成的菜,味道鲜美。古巴的另一美食黑豆饭是由黑豆、白米、蒜、洋葱、咸猪肉、火腿、小茴香、高汤等原料做成的,据说黑豆代表非洲奴隶,而白米饭则代表西班牙殖民者。历史上的奴隶和殖民者相互敌对冲突,而如今餐桌上的黑豆和米饭却如此美味地融合在一起。 古巴街头已经有许多使用美元的快餐店,一些私营的小餐厅则一般设在公寓楼里。一顿古巴风味的套餐包括沙拉、古式米饭、木薯、烤肉或烤鱼片、一罐饮料,价钱在十美元左右。 【景点】 哈瓦那主要景点有武器广场、圣•弗朗西斯科广场、旧广场(Plaza Vieja)、大教堂广场、摩尔三王城堡(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del Morro)、圣•卡洛斯要塞(Fortaleza de San Carlos de la Cabaña)、皇家军队城堡(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圣•萨尔瓦多•德•拉本达城堡(Castillo de San Salvador de la Punta)、国会大厦、革命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巧克力博物馆、哈瓦那大剧院等。著名街道有普拉多大道(Paseo del Prado)、主教大街等。 品尝古巴雪茄、参观雪茄工厂,是别有情趣的体验。坐落在哈瓦那郊外一座漂亮的意大利式建筑里的EILaguito雪茄厂生产着世界上最好的雪茄——Trinidad(一种超长雪茄),据说此种雪茄是专为古巴总统费德尔•卡斯特罗而制造,卡斯特罗曾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外国的外交官和达官显贵。 【购物】 古巴的特产有甘蔗、雪茄烟、朗姆酒、咖啡、保健药品和手工艺品等。其中甘蔗、雪茄、朗姆酒号称“古巴三宝”。 古巴盛产优质蔗糖,因而在哈瓦那,可以吃到多种以木薯、面粉、牛奶、玉米等原料混合制成的甜品。古巴的雪茄驰名世界,其中犹以Monte Cristo、Romeoy Julicta两个牌子最有名气,均可在哈瓦那新区的购物中心内买到。甘蔗为原料酿制而成的古巴朗姆酒品质醇厚,以Havana Club(哈瓦那俱乐部)这个牌子最为有名。此外,大理石烟灰缸、椰子灯罩、黑檀木雕刻也是值得选购留念的商品。 古巴雪茄:古巴文化深深地扎根于醉人的烟草香味之中。古巴人每年吸2.5亿支雪茄烟,其它6500万支“哈瓦那”雪茄出口国外。大部分雪茄都是手工卷制的,以保持其上乘的质量。许多“老烟枪”都认定“哈瓦那”雪茄是全世界最好的雪茄。古巴现存的雪茄品牌有35种,品种有500多种。一些雪茄厂只做某些特定香味的雪茄,而有些厂则只做某些特定型号的雪茄。 雪茄的制作方法有两种:机器卷制和手工卷制,一般来说,手工卷制的雪茄要好于机器卷制的。一定注意要买标有“hecho in Cuba totalmente a mano”(纯手工制作于古巴),同时有政府印章和“Habanos”标记的雪茄,如果没有上述所说的几项,那么质量就不是一流的。雪茄的价格根据质量好坏不等,一小盒10支小型雪茄价格在10美元至15美元左右,高档的可以卖到300人民币一支,一般在机场卖的质量比较有保障。 【签证】 前往古巴实际上是免签,如果你手持中国护照并且已经在境外了,直接前往古巴即可;但你从中国境内出发,如果没有签证的话边检不会放行,所以最好还是先办理好签证。 前往古巴签证很顺畅,只需提供护照及照片,提前一个多星期办理即可。古巴驻华大使馆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外秀水南街1号;电话(传真):010—65326704;Email:menendez@public.bta.net.cn。办公时间:每星期一、星期四上午8:30—11:30。 申办旅游签证手续:个人申办由本人亲自申请;团体由单位代表持单位介绍信申请;申请人持有效护照、照片一张并填写申请表;签证费为25美元,加急签证费50美元;签证工作日为一周,加急签证当天可取;旅游签证允许在古巴不间断停留一个月;如需延长旅游签证,可在下榻饭店办理;旅游签证从签发之日起,有效期6个月;此签证只允许个人或团体去古巴使用。 【古巴海关规定】 进关:可携带免税烈酒两瓶、香烟一条、个人用品如首饰、相机、体育用品和渔具。携入家用电器要出示发票,征税100%。不准带火器,猎枪须经古巴有关当局准许。 出关:可带价值两千美元的有发票的雪茄烟,无发票只准带50支雪茄烟,携带艺术品、绘画、古董出关须经古巴有关当局许可。禁止携带国家级保护动物出关。 健康规定:只对来自患有地方性黄热病或霍乱的国家的游客有严格的健康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出示国际防疫证明书。一般情况下,禁止携带该国动植物、天然产品入境,如有相关证件,允许携带打过预防针的家畜入境。 【旅行提示】 语言:古巴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不过英语也是通用语。 时差:夏天古巴比中国晚12小时,冬天晚13小时。 货币:古巴现行两种货币制度,一是可兑换比索,简称CUC,又称红比索;二是本地比索,简称CUP,又称土比索。一般情况下,1 CUC = 24 CUP,CUC和美元汇率大约为1:1。原则上CUC供外国人使用,CUP则供本地居民使用。但古巴的货币在中国境内较难兑换到,所以可以先兑换些欧元、加元、英镑、瑞士法郎等外币带去;如果带美元前往,则要在古巴多收10%的兑换税,但刷卡则不需要交纳这笔税款。 气候:古巴属温和亚热带海岛气候,平均气温为25摄氏度。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最佳季节应该是1月到5月,这段时间气候最宜人。 【摄影师简介】 孟庆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潜水Diving》杂志特约摄影师,曾在国际水下摄影比赛中获奖,足迹遍布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摄影师手记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哈瓦那简直就是天堂的代名词。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这里有加勒比蔚蓝色的海水、通透纯净的空气、色温极高的阳光、欧式各流派的建筑、五颜六色的装饰、被雪茄和朗姆酒熏泡出来的艺术氛围,以及形形色色不同肤色的古巴人。 游走在哈瓦那街头时,我最觉有趣的是这里一种很萌的出租车“Coco”,用咱们这的话说叫“摩的”,光滑圆溜的车身设计,让人感觉其灵感来自椰子壳。奇怪的是,古巴一般的出租车从不打表,也没有发票,还一定要在上车前跟司机讨价还价。而这种可爱的摩的上却都有计程表,还可以打出正规的发票来。 哈瓦那街头的另一处奇观,就是满街的老爷车,让人仿佛穿越回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由于遭受多年经济封锁,超期服役的老车比比皆是,且这些老车的配件早就无从入手,但聪明的古巴人已经把这些老爷车的“心脏”换成了二手的日本发动机。尽管如此,这些做过“换心手术”的车子大多是外表光鲜,但内部的零部件还是诚待“爱护”的。我打了一辆出租车刚要关门,司机连忙摆手说:“请您轻轻地关门。”弄得我莫名其妙,仔细一问才知道,如果用力过大的话,车门会掉下来。 对于普通古巴人来讲,不论好坏,能有辆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所以才有了大街上的这些永不退役的老爷车。虽然在车上体验的是各种轰轰隆隆、各种颤颤悠悠,但对于热爱生活的古巴人来说,这些全都无所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