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一群前来冒险的外国人,则是被帝国“宠坏了的孩子”。许多人在这里实现了自己发财致富的梦想,凭的,是个人的天赋和运气,也是五口通商后上海独特的租界环境。在这其中,哈同,一个由看门人崛起的犹太商人的发展轨迹,很能诠释中外冒险家与这座充满机会和活力的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为1912年孙中山与哈同等人的合影。 一出南京路地铁站,人们就能看到353大楼的身影(摄影/余荣培),而它的前身慈淑大楼,知道的人未必很多。和许多当时南京路上以“慈”字打头的房产一样,慈淑大楼也是英籍犹太人哈同的产业,今天,老辈的上海人提起哈同还会津津乐道。这位犹太地产大王,曾经盘踞了南京路半壁江山,甚至繁华了一个世纪的南京路的崛起,都有他的巨大功劳。这位地产大王在政界的交游也很广阔。 在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西路,曾经有一座漂亮的大花园——爱俪园,里面小桥流水,奇山怪石,景致绝佳,为上海私人花园之冠,被人们称作“海上大观园”,它是哈同为爱妻修建的礼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此作为兵营,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又改建为“中苏友好大厦”。从此,这座上海近代最大的园林杳无踪影,唯有至今仍存留的哈同大楼、慈淑大楼、嘉陵大楼、慈安里大楼,依旧叙说着主人往昔的辉煌。 哈同,曾经因为一亿七千二百万元的巨额遗产和旷日持久的哈同遗产案而名噪上海滩,他是旧上海的一抹玫瑰色传说。这位出生于巴格达的流浪汉,是怎么在上海滩崛起的? 哈同的成功与另一位叱咤商海的犹太人——沙逊有关。与很多后来在上海声名显赫的犹太商人一样,哈同最初也是沙逊家族企业中的“打工仔”。1843年上海开埠后,住在孟买的英籍犹太人大卫·沙逊听到这个新闻,马上在上海设立了沙逊洋行上海分行,向中国输送英国兰开夏的棉纺织品和印度生产的鸦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新沙逊洋行已成为上海滩首富,在中国政坛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沙逊家族由此被誉为“东方的罗思柴尔德”。良好的经商环境和天生的创业冲动,使得那些沙逊家族的雇员也按捺不住内心涌动的从商热情,要在上海滩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哈同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上海开埠之后,1914年填浜筑路之前,洋泾浜(一直是法租界与英租界的界河。哈同看到了这里的价值,在此投资了很多石库门,坐收房租。当然这里并不是他投资的主战场,他真正看好的,还是南京路。 英雄,要的不是出身而是头脑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一艘从香港开来的轮船鸣着汽笛,吐着滚滚黑烟,缓缓停靠在了上海吴淞口。从船上踉踉跄跄地走下来一个衣衫褴褛的犹太青年——哈同。只见他满脸菜色,在半个月的航行中刚刚大病了一场,下船的时候几乎站不稳。哈同的父亲原是沙逊洋行的小职员,为了讨生活,在哈同5岁的时候全家迁居到了孟买,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他们贫苦的命运。不久,哈同的父母相继去世。青年长大了,流浪到香港投靠舅舅的一个朋友,在香港混了一年也没有混出什么名目,青年决定继续流浪,到上海来投靠舅舅的另一个朋友。上海在当时还远远不及孟买繁华,这里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但是哈同知道,这个从未谋面的舅舅的朋友,是自己流浪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再继续贫病下去,他就只有跳黄浦江的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