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在北京这座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都城的土地上,一座崭新的奥运建筑园区拔地而起——毫无疑问,她不可避免地会与京城的历史相遇,碰撞、融合,再汇成一道意韵独特的人文景观;她也将成为历史,明天的人们,又会如何讲述这里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工地上,工人正忙碌工作。工地旁百年古寺庙前的石狮子目睹轰鸣的推土机、起吊机和逐渐矗立起来的崭新建筑,不知作何感想? “奥运会还没举行,我们已率先尝到了甘甜:上班了。”44岁的那和利原是朝阳区洼里乡洼边村十四大队队长,现在的职务是新奥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商贸部经理。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不久,他们村大搬家,给奥林匹克公园腾地儿。 在收拾完全部家当后,那和利特意嘱咐拆迁的车队,“一定要等人都走了以后再拆”——他无法直视那些自己曾爬过的墙头、掏过鸟窝的老树、留下过无数童年记忆的学堂在眼前一点一点化为乌有。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朝阳区的洼里乡和大屯乡都被划归到新规划的奥运村地区。不只那些承载着那和利童年记忆的老树、墙头会倒塌,许多旧的地域也将被新的建筑所取代。只不过,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积淀了千百年的京城文化,共同绘成一张刻画着历史文化信息的地图这张地图不会丢失,就铺在今天奥林匹克公园的脚下,人们走过这里,都会踩到它…… 图为2003年时的北京市朝阳区南沟泥河,这里现在已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景区。 摄影/胡国庆 京城风水 “龙脉”气息 “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为什么会选址在这里?”那和利与洼边村村民在尝到甜头的同时,都会这样问,这也是更多人想了解的。参与奥运场馆设计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铭陶也被记者问到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