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旧上海的市政厅现在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公楼,今天我们仍能从这绿琉璃瓦歇山顶的建筑身上,读到当年施政者们引领一个时代阔步前进的雄心。摄影/陶钧 时光倒回到上个世纪20年代末,在国民政府建政南京、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全力建设上海,使之成为中华民国的经济之都,于是推出了著名的“大上海计划”,现在的江湾五角场地带被划定为新上海的“市中心”,为此计划而新建的市政厅便成为引导市民新生活的中心之中心,在这里拟订和执行的一系列举措,向上海乃至中国吹送出了一缕缕清新的风。 上海人谈起江湾五角场时,在语气中常常怀着一种自豪的情绪,因为这里坐落着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但很多人不知道,五角场和另一个在宏大背景中悄然隐退的历史建筑—市政厅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市政厅即1933-1937年的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如今位于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的这栋建筑曾经是远东最繁华都市的政治心脏,是这个城市的象征。因为市政厅曾经试图开创一个政治的、经济的、更是生活的新时代。 1933年-1934年,国民政府参加了芝加哥世博会。上海政府认为,正在施工中的大上海计划最能体现上海作为中国最繁荣、最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所以他们把这张规划图送去了美国。其中图书馆、体育场、博物馆等建筑甚至沿用到今天。 大上海计划:重建我们的尊严 “飞机!去看大飞机!” 1933年10月10日,对上海市民而言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新的上海市政厅落成了。这天上午,中国航空协会派出的9架飞机从杭州飞沪,呈大雁式队形环行上海全市一周,并环绕市政厅大厦上空做低空飞行,来庆祝它的生日。全市各界民众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摩肩接踵,鱼贯于途,盛况简直前所未有。 上海市政厅原来位于枫林桥,江湾五角场这座新的市政厅位于三民路、府内路(现清源环路),它的迁址不仅是为改善政府工作环境,也不仅仅是上海大都市的一张新名片,事实上,它的承载超出了建筑本身,也超出了上海本身——在上世纪30年代,它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政治象征和新式生活的倡导者。当日在广场上观礼的市民们也许不知道,这礼所献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次宏伟的计划——大上海计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