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合之墙,不仅是中国人心中的情结,也是现实中“城“和“家”最显著的标志。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机关大院到住宅小区。形形色色的封闭型的新旧“大院”严重分割了中国的城市版图和交通肌理。北京,作为“大院之城”的典型代表,数以万计的大院造成了稀疏的公共路网、纷杂的“断头路”和不堪重负的干路,交通堵塞渐成痼疾。“大院军团”和交通的“战争”,历时漫长,逐步升级,日趋白热化。 北四环上的拥挤车流和庞大而空旷的大院形成了鲜明对比。形形色色大院的内部道路不对外开放,使得北京干道环路的交通压力巨大。1992年,中国第一条城市快速路二环路竣工,通车之日便是堵车之时。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类似情况又在三环、四环、五环路上重演。 如果可以把全世界投影在一个平面上,并且清晰度足够的话,则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全世界只有中国,尤其是北京,会呈现出无数个或方或圆的圈,且有大圈套中圈,中圈套小圈,小圈中还有小小圈的景象。这些“围合之墙”的巅峰之作,是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和深宫森严的紫禁城。 把这张地图聚焦到北京再放大,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新旧大院和围墙分割了城市的肌体,导致路网稀疏,院内纵横的交通资源被大门一卡,与外隔绝。过去北京古代城池有四重,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皆有墙,仅门对外,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而今,在上下班高峰期,被“驱赶”到环路上的拥挤车流仿佛形成了一圈圈城市的新“城墙”,不少“著名”的堵车路段几乎是蠕动的停车场;加上放射干道不足,路口复杂,原本的立交桥和环路出口因为拥堵而变成北京的新“关卡”和“城门”。 大院,中国人心中的情结 谈起中国文化,围墙是绕不过去的一块。有“墙”方才有“国”、“城”、“家”。从始于殷成于周的井田制开始,土地四周便以篱棘、水渠或土墙围护。繁体“國”字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四周城墙围合,持戈守卫的地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城,以盛民也。意为城是四周以墙围合的“容器”,里面住着(盛着)许多民众,因此才有了“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绝唱。 西方文化中的外向和进攻性反映在建筑上,是建在制高点山顶的城堡和开放性的城市、园林规划,强调外部空间,常把中心广场称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而中国的主体文化是一种封闭的大陆农耕型文化,强调内向的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处事哲学。对外封闭,对内开放。中国的城市和建筑自古以来皆以围合形式为主体产生并发展。除了四合院、围墙、影壁,还往往将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有将自然统于内部的取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