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莽莽沙漠,黄沙的背后却矗立着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川。日复一日,冰川上的融水流下来渗入黄沙,又会从地底汩汩流过,从远方奔涌而出,在沙漠上绽开清澈的泉眼与湖泊。湖泉之水滋润出小小绿洲,供养着其上成群结队的野牦牛、藏羚羊,它们在天宽地阔的莽原上急奔而过…… 这是一个似乎出尘离世的、仙境般纯净的大自然生态系统。但它恰恰不是仙境,而是位于我国东昆仑山脉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自然给予了这个地方严酷的气候条件,却也在这里将千奇百怪的地貌和迥然不同的美景融于一炉。穿过这片保护区,就等于看遍了大半个地球的“宽银幕”风景。 谁是它的主人? 一个风平浪静、令人心醉的早晨和一个乌云翻滚、冰雪交加的下午,以及难以捱过的、狂风肆虐的漫漫长夜——这三个短语便能勾勒出8月的阿尔金山保护区复杂严酷的气候。在穿越保护区的半个月以来,我对她爱惧交织,一次次被抛向生命极限体验的浪尖。 “亚洲干旱中心”、“不毛之地”、“死亡的土地”——当19世纪,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和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先后穿过其边缘地带,将这些词语留在了他们的游记当中。1895年,进入当地的斯文·赫定由于丢失了相机,更别出心栽地拿起画笔,为阿尔金山挥毫画下了一幅宽幅的水彩画。 画卷中的阿尔金 这是斯文·赫定当年为雄浑干旱的阿尔金山画下的那幅水彩画。他勾勒出的线条卷成一个个漩涡,似乎整条山脉都在大风的席卷下移动。这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这片高原的地理特征:高海拔、严寒、荒凉。 画中,青灰色天空下的阿尔金山峦起伏、沟壑分明,浸没在一片金黄的沙海里。他勾勒出的线条卷成一个个漩涡,似乎整条山脉都在大风的席卷下移动。这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这片高原的地理特征:高海拔、严寒、荒凉。而处于青藏高原边缘的阿尔金山也确实在“移动”——早在22亿年前,它就开始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一同抬升,其间,大地发生过无数次的碰撞、断裂,这种运动至今仍在进行中,人们可以在山脉当中找到埋藏其间的深深裂痕。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随着人类科考活动的不断深入,这里已经在1985年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我们这支一行七人的考察队,将比当年的斯文·赫定在这一保护区里走得更深更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