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如一条九曲巨龙,先是迤逦过一碧万顷的松潘草地,然后忽地一抖精神,从龙羊峡到青铜峡,惊涛骇浪地冲过一连串黄河上游峡谷,飞身跃下我国的第一级阶梯;这以后,黄河一路滋润着人称“塞上江南”的千里河套,穿黄土高坡,入三晋,跳壶口,一声清吟下了第二个台阶;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丘陵组成的最后一级阶梯上,这条巨龙浩浩荡荡一路游走,终于渴念似地一头扎进渤海。而那入海口的三角洲正恰似一个硕大的龙头,从空中看去,龙头金黄,海水碧蓝,泾渭分明;隐隐还有无数道金色的光芒,从那龙口喷射而出,在蓝凌凌的海面上闪射开去,渐融渐淡。 如果从卫星上遥望,这5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就仿佛是一片美丽的扇贝,静静地卧在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这就是黄河造就的世界上最新鲜的土地——黄河三角洲;从诞生到现在,它还不满150岁。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在入海时已成为“造地能手”,这河口地区典型的“海铺”现象。就是新造出的土地的模样。现在看起来风平浪静,遇到河洪或海潮时这片土地又将被激流吞没。落潮时,有数千条渔船在这里停靠。涨潮时,渔民们便出海打鱼。渔民们张的网像大地的缝合线一样把海洋与陆地编织在一起。 清咸丰五年,黄河开始展开一把新扇子…… 1998年10月,我跟随北京大学的许学工副教授,首次前往东营——一座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最年轻的城市。路程并不周折,从北京有直达的客车,名字就叫“黄河高速”。 广义上的黄河三角洲,是以孟津为顶点,北达天津,南抵淮阴,面积有25万平方公里。这个巨大无比的三角洲是黄河填华北古海湾造就的。进入历史时期后,5000年来黄河犹如一条不安分的巨龙,在山东半岛南北两侧的渤、黄海之间来回打滚儿,泥沙堆积成3个三角洲:公元前3000年至前1128年形成的、以天津为中心的古黄河三角洲,公元前1128年黄河大改道至公元1855年形成的江苏北部废黄河三角洲,以及1855年黄河弃淮夺大清河河道至今形成的近、现代三角洲。而今人们一提黄河三角洲,往往指的是近、现代三角洲,大致包括山东省滨州地区的一部分和差不多东营市的全部。它是世界六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那么黄河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呢?黄河一路汹涌澎湃,闯关夺隘,但是一出宁咀峡,进入到最低一个阶梯上时,河道豁然开阔,从宽300米陡增到3000米,而自此以下直至入海,再也不受峡谷的约束。于是水流变缓,就此懒洋洋地打着瞌睡到河口,携带的泥沙一路上大量沉积。特别是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海潮的顶托,滚滚的泥沙就在河口淤积起来,而且越积越高,成了阻拦黄河入海的高坎。为了闯出一条入海路,黄河左冲右突,来回摆动,扫出一个扇面,终于造就了三角洲。 东营港的T型码头躺在平静的海水中。这里的平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里是一个没有潮汐的地区(无潮区)。潮汐的涨落会带来大量泥沙,因此,选择无潮区修建港口可以保证航道的稳定和通畅。能使潮汐消失的地形条件并不多见,适合修建港口的无潮区就更少了,东营港是我国惟一一个在无潮区修建的海港,它将成为以石油、煤炭运输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港口。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又一次惊洪暴发,滔天的洪水自河南铜瓦厢冲破堤坝,弃徐淮古道,夺大清河河道,由东营境地直奔渤海。从那一年起,黄河在这个抢来的新地界尽情撒欢,大改道10次,小改道50多次,从左摆到右,又从右摆到左,不到150年已完成两次大循环,鲜活活扫出了一个5400平方公里的新扇面。这个大扇面以宁海为顶点向东北方向打开,北起套儿河口,南至淄脉沟,扇边参差呈锯齿状,摆动留下的九重故道高出地面2-3米,好似道道扇骨,自顶点放射开去。在扇骨之间,是相对较低的微斜平地与河间洼地。由于不同的地形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扇面上便形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天然油画,还真有点法国画家马蒂斯的画风呢! (责任编辑:admin) |